第一篇 治疗之路第一节 门诊说起恶性肿瘤,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模糊的概念,只是在电视或新闻上偶尔看到什么癌症、肿瘤和白血病等报道,它们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有句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从不抽烟、很少喝酒、作息规律、热爱运动的我却和恶性肿瘤有了一次难忘的牵手。 自2009年开始工作后,和老婆一起努力和奋斗,逐渐有了房子、车子和孩子,生活比较幸福和美满,对未来也充满着自信和遐想。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7年6月我被确诊为T母淋巴瘤/白血病,一种恶性程度高、极易复发和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从最初的身体不适到门诊寻医,也就两个月的时间(2017年4月初至2017年5月底),其中充满了波折和坎坷,经历过恐慌和坦然、未知和熟悉。 在4月份的某一天,下班后跑步回家(途中经过一个湿地公园,平时都是走路或跑步回家),感觉跑了1公里后呼吸不是很顺畅、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以为是跑的太快了就没有在意。后来打篮球时,发现速度不如以前,当时认为是不是好久没有锻炼了,也没有在意。5月初,我去鄂尔多斯出差了三个星期,当时那里柳絮满天飞,在这三个星期里,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开始有点咳嗽,后来就是睡觉都咳嗽,爬楼梯气喘吁吁,以为自己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支气管炎犯了,就在药房里买了点止咳药。出差回来后,还坚持上了3天班,就在5月25日那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脸已经浮肿的很厉害,连眼睛都不能正常睁开,这时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5月25日到5月30日,我一直在重庆西南医院门诊寻医,先后看了呼吸科和肿瘤科,从医生口气和检查结果来看,知道了病情的严重性,当时心里充满着恐惧和疑问。25日,当我看到胸透结果,不敢相信医生的初步诊断,“双侧胸腔积液、纵膈增宽、心影增大,恶性肿瘤可能性较大,建议CT检查”。我拿着检查结果,心神不宁地走到公交车站,准备去幼儿园,参加儿子6.1儿童节活动的家长会,脑海里浮现着各种猜想,难道我活不了多久了吗?哎,不想了,也许是肺炎,医生总是往最坏情况考虑,一定是的。当我来到幼儿园,看到活泼可爱、满脸笑容的儿子,医生的话在我脑中瞬间消失了。当我抱着儿子坐在大腿上时,不自觉地又想起医生的话,儿子才4岁啊,如果没有了爸爸,多么可怜,瞬间我的眼睛湿润起来,心如绞痛。我还是先不告诉老婆吧,免得她担心,明天去做个CT,一切都会真相大白,不瞎想了。27日下午,我拿到CT检查结果,迟迟不敢打开,当看到“恶性肿瘤,建议活体穿刺确诊”时,我瞬间崩溃,反反复复看着CT诊断结果,确信自己没有看错或者是拿错报告。当天晚上,咨询了很多学医的朋友,都建议立即住院接受治疗,不能在家拖延,以免病情恶化。那时前纵膈的肿瘤包块已经长到15cm*8cm了,严重影响到睡眠和饮食。30日,在老婆和弟弟的陪同下,去了西南医院肿瘤科看能否办理入院,可是床位紧张啊,需要排队等待,医生建议可以去其它三甲医院看看。第二天,我们就去了重庆大坪医院,首先挂了个胸外科,咨询能不能做手术,那个医生态度很好(比西南医院门诊医生的态度好多了),建议我们去肿瘤科,并叫我们直接去肿瘤科找谢医生,说来也巧,刚好有病人出院,我就顺利在大坪医院肿瘤科入院了。 第二节 确诊和第一次化疗在大坪医院,做了PET-CT和活体穿刺,确诊为T母淋巴瘤/白血病。谢医生比较热情,总是能给病人信心,但是个人觉得有点让人不放心,有点隐瞒病情(可能对我隐瞒了病情,对我家属没有)。谢医生拿着检查报告说,你这是淋巴瘤,又不是淋巴癌,放心治疗,治好胸腔积液、消去肿瘤包块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后来我才知道,淋巴瘤就是淋巴癌,只不过说起来委婉一点、听起来不那么恐怖而已。治疗过程中,谢医生没有主动跟我提骨髓移植的事情,其实治愈T母淋巴瘤必须骨髓移植。而且,在他从医20来年的经历中,只治疗过3名T母淋巴瘤患者,患者预后效果也不得而知。 幸运的是,谢医生在给我制定化疗方案时,采用了美国安德森肿瘤研究中心推荐的Hyper-CVAD A/B方案。在大坪医院住院了两个星期,第一次化疗采用A方案,效果很好,出院的时候胸腔已经没有积液、呼吸正常、能够适当运动,而且第一次化疗的副作用也很小,就是有几天便秘和胃口较差,化疗结束后,生活慢慢就回复正常了,能吃能睡。 在第一次化疗的过程中,我经常百度T母淋巴瘤,才知道只靠化疗想治愈很难,有条件应骨髓移植。有一天,我就去咨询谢医生,谢医生很热情,笑眯眯地和我聊天,叫我不要着急,先安心化疗、踏踏实实地做完8个疗程,然后再去考虑骨髓移植的事情。谢医生补充道,也可以带瘤生活啊,30%的T母淋巴瘤患者能够生存5年以上,希望我是那30%中的一员。当时,我也没有多想,相信科学、相信医生吧。 这段时间,同事、同学和朋友们都知道我生病了,纷纷过来看望我,他们周围有人得过类似的淋巴瘤,都说血液科治疗淋巴瘤更专业一点,而且重庆新桥医院血液科的医疗水平和规模在重庆是最好的,建议我去新桥医院咨询一下。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我和老婆直接就去了新桥医院血液科高主任的办公室,说明了我的病情和前期治疗情况,她直接说,尽快转院过来吧,T母淋巴瘤就是血液科疾病,在肿瘤科不合适,会尽量安排我们住院。她还问我有没有兄弟姐妹,如果有全相合供者,就做亲属异体骨髓移植,如果没有就做双次自体骨髓移植。我当时还问高医生,是否需要化疗8个疗程后再做骨髓移植,她反驳道,怎么会呢,只要病灶完全缓解后就可以进行骨髓移植,如果做了8个疗程的化疗,病人已经很虚弱了,骨髓移植风险相当大。 通过比较谢医生和高医生的治疗方案,觉得还是新桥医院更专业一点,至少每年治疗的T母淋巴瘤患者都有几十例。后来想想,谢医生在肿瘤科,只负责化疗,不管后期的骨髓移植,他当然主推8个疗程化疗也不足为奇了。 第二天,新桥医院给我打电话,叫我办理入院,这效率就是高啊!下午,我给谢医生(主治医生)和邹医生(执行医生)打了电话,说我要转院,去新桥医院化疗和骨髓移植。谢医生倒是很爽快,没说什么难听的话,问我为什么不去北京,那里的医疗水平更好,我说经济条件不允许啊,最后谢医生还是说了些祝福话。但是邹医生就不咋地了,先是问我为什么转院,还强烈建议我在大坪医院化疗,其中还说了很多脏话,最后还说骨髓移植的死亡率高达50%,让我慎重考虑,然后就挂了电话。“骨髓移植的死亡率高达50%”,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如果要是真有这么高的死亡率,那还移植个球啊!晚上,我就给一个在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博士朋友打电话,问他是不是真的,他说,如果把移植后由于感染、排异等原因造成的死亡算上,估计差不多,30%病人会在100天死亡、10%病人会在1年内死亡、还有10%病人在1年后死亡,真正能够活到5年的病人也就50%。后来想想,这都是数学统计,对于个人,要么是100%、要么是0%,不用在这杞人忧天了。 第三节 第二次化疗在新桥医院办理入院后,走进层流床病房,顿时觉得新桥医院比大坪医院在硬件设施上更加专业、更加先进,当然费用也贵很多,1个层流床1天就是300元,大坪医院的单间也才100多点,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啊!此外,我在新桥医院植入了PICC管,用于输液,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之前,在大坪医院就问过邹医生,能不能植入PICC管,他竟然都不推荐,害得我手臂上有几根血管都有点萎缩,真是气死我了。化疗期间,做了一次骨穿和腰穿,做骨穿很痛但没有风险,腰穿不是很痛但风险很大,据说就有人因为腰穿而半身不遂的。骨穿和腰穿的结果还是比较理想,肿瘤细胞没有侵犯骨髓和中枢系统,真是万幸啊。在大坪医院,谢医生竟然都没有安排我去做骨穿和腰穿,看来治病找对科室是多么重要啊! 第二次化疗(B方案)的副作用比第一次化疗(A方案)的副作用要强很多,特别是掉头发和骨髓抑制。二疗结束1个星期后,头发是大把大把的掉,后来索性剃了光头,后来老爸也去理了个光头,咱两一人买了一个礼帽,真是难为老爸了。而且,由于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都接近于0,我还入院了一次,输了血小板,每天打两次升白针,那段时间好担心自己感染,连续7天,每天24小时都带着口罩。过程是痛苦的、结局是美好的,总算度过最危险时期。出院的那天,我的白细胞竟然涨到了29,真是过度治疗啊。白细胞在涨的过程中,整个屁股和腰杆相当的痛,让人寝食难安。在病友群里,就有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出现感染、高烧不退而死亡的。恶性肿瘤胜于猛虎,但是化疗也是一条饿狼,一不小心就会被咬死。 在二疗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病友,各种职业的都有,如学生、老师、公务员、做生意的和打工的,大多数都是在10几岁到50来岁的青壮年,真心希望医学界能够尽快找到淋巴瘤和白血病的发病原因,给予预防。在这段住院期间,看到了很多生死离别的场景,让我感到生命的脆弱、家人的无助和医生的无奈。所以,在大家拥有健康的体魄时,真的要好好享受生活,善待自己和家人。也许,人总是这样,只有失去什么,才会珍惜什么。我们要在生活上积极乐观、热爱锻炼、珍惜身边关爱你的人。 第四节 第三次化疗经过前期两个疗程的化疗,病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开始第三次化疗之前,高医生叫我去做个CT,检查结果出人意料,肿瘤包块已经不见了。为了进一步巩固疗效,这次化疗方案为Chop+MTX,需要再做一次腰穿,刘医生(高医生是主治医生,刘医生是执行医生)说腰穿要做12次,预防肿瘤细胞侵犯中枢系统。这次化疗的时间很长,前后8天,在医院里心情特别压抑,胃口也不好,有时想吐,特别在用漱口水时,超级难受,不用漱口水又怕口腔溃疡! 说到第三次化疗,认识了隔壁床的初中生,才15岁,骨髓移植后排异很严重,而且情绪波动很大,经常对父母大吼大叫,当然他也很痛苦,基本就没有下过床,也没怎么吃东西,而且还发高烧、咳嗽,应该是肺部感染或排异。那几天,我和他妈妈聊天才知道,他们骨髓移植先后已经花了60万了,还住院2个多月,什么时候能够出院也不知道。后来,我出院就忘了这事。可是,在我骨髓移植后的住院期间,听说那个初中生已经死亡,说是排异严重,导致病情复发,最后医生只能把死马当活马医,采用了风险更大的CAR-T生物疗法,最终还是未能挽救他的生命。他们家为了治病,一共花了接近200万,最终还是人财两空,唯独没有留下遗憾而已!真心希望那个初中生的父母能够坚强地生活下去,忘记过去、开启新的生活。 这次化疗的骨髓抑制比较轻,只是在白细胞低的时候,打了几次升白针,就度过了危险期。说来也很幸运,三次化疗,我没有出现感冒、发烧和感染,免去了不必要的花费和痛苦,真心感谢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你们辛苦了! 第五节 骨髓移植骨髓移植之前,需要做很多检查,如PET-CT、腰穿和骨穿等,确保病灶完成CR,这样可以提高骨髓移植成功率和治愈率。在医院的安排下,我弟弟(骨髓供者)也做了很多检查,确定了进仓时间、预处理时间、采骨髓时间和回输骨髓时间等事宜。 进仓的前一周,需要把规定的物品送给医院拿去消毒,而且病人进仓时要在消毒水里浸泡30分钟,然后才能住进移植仓内。移植仓就是层流室,尽最大可能保持病人生活环境没有病毒、细菌和真菌等,从而确保病人安全度过骨髓移植危险期。我9月7日入仓、10月14日出仓,在移植仓内住了38天,总的来说比较顺利,没有出现感染、高烧和拉肚子,算是节省了不少费用。说句实话,如果感冒发烧的痛苦程度为1,那么化疗的痛苦程度则为10,以此推算,骨髓移植的痛苦程度至少为100,当然供者骨髓采集的痛苦程度至少为30(后面我会详细介绍)。 骨髓移植期间,我总是问护士和医生,什么时候最痛苦,什么时候能够好转,他们的回答都是模棱两可的,真的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幸福。 9月7日至9月9日,属于适应舱内环境和生活,只能看看电视(很破的电视,也没有几个台,真鄙视医院基础建设部门,没有为病人着想),这几天没事做做下蹲、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和坐牢没啥区别,甚至不如坐牢,坐牢至少每天可以出去放风,而我只能在小小的房间内原地打转,看着护士在走廊来回忙碌着。 9月10日至9月16日,属于预处理阶段,前五天感觉还行,只是胃口越来越差,最后两天应该是大剂量化疗,把体内的肿瘤细胞和骨髓全部杀死,以便植入供者的骨髓。从9月15日开始,就感觉生不如死、难受至极,出现了全身发热(37℃左右)、极易出汗、浑身没劲、忽冷忽热、没有食欲、拉稀、呕吐等症状,其实只要不发高烧和拉肚子(感染型拉肚子,而不是拉稀),那都不是事儿,只能慢慢忍受吧! 9月17日,预处理结束、大剂量化疗结束,仍然很痛苦。 9月18日至9月19日,供者骨髓采集和患者骨髓回输。供者在9月14日至9月17日,连续四天注入骨髓动员针,使骨髓跑到外周血中去,以便骨髓采集。这期间,我老弟也遭了很大得罪,头昏脑涨、腰酸背痛、面部浮肿等。9月18日下午3点开始采集骨髓,老弟卧床6个小时,到了晚上9点才完成骨髓采集,期间是不能下床的,遭老罪啦,真是亲兄弟啊!这中间还出现了一段插曲(我出院后,我弟给我说的),把我们一家人吓了半死,骨髓采集了一半,检验科打来电话通知高医生和刘医生,说我弟弟血液里检测到了梅毒,当时也把高医生给震惊了,好在高医生经验丰富,估计是动员针副作用造成的,而且还单独问了我弟弟的生活作风,最后才断定是检测问题,以致拖到9月19日凌晨才给我骨髓回输。老弟骨髓采集完后,头昏脑涨、腰酸背痛、面部浮肿等这些症状自然就消失了,但是也出现了新的症状,浑身无力、没有食欲、昏昏欲睡等,大概过了2周还有好转。 如果社会没有达到高度发达水平,想建设好骨髓库还是很难的,中华骨髓库相比日本、台湾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供者捐献骨髓成功率低很多,一方面是供者反悔率较高,另一方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较落后。在新桥医院,就出现过供者反悔事件,而且还是亲兄弟,患者已经开始预处理,供者却不愿意捐献骨髓了,患者只能终止骨髓移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打击。 9月20日至9月30日,属于等待阶段,等待患者原有白细胞逐渐减少,减少到0的时候,开始注入升白针,等待新生细胞的生长。这个过程是相当痛苦的,浑身没劲、有气无力,容易呕吐、长口腔溃疡和得膀胱炎。这段时间基本上是24小时输液,尿液都是墨绿色的,医生再三嘱咐我多用漱口水、尽量多吃东西、多喝水。个人感觉自己还是比较坚强,饭前饭后坚持使用漱口水,有时没控制好,会引发呕吐。喝水和吃饭也很痛苦,由于化疗副作用,导致口腔黏膜、食道黏膜被损伤,喝水每次只能喝5ml,吃饭都是稀饭,一碗稀饭至少要吃30分钟。此外,每天都要吃很多的药,抗排异的、各种预防感染的、补充微量元素的,反正是很多。有两三天的时间,白细胞疯狂地生长,痛得我无法入眠,医生给我开了止痛药,我没有吃,与其吃药,还不如忍着疼痛、靠信念支撑,默念“涨吧涨吧,快的涨吧!”。 10月1日至10月14日,属于恢复期,之前口腔很多水泡、喝水都疼。当白细胞涨起来后,这些症状就自然消失了。这段时间,我慢慢恢复了精神,可以下床走动了,喝水和吃饭也有了好转,不用24小时输液,但是吃的药变多了。国庆节后,高医生说,如果层流床病房有位置,我就可以出仓了,真是个好消息啊!10月14日,我终于要离开移植仓了,一个让人寂寞的“牢房”。出来的时候,家人怕我走不动,搀扶着我,我说不用,我能行,自己从五楼走到六楼,感觉很棒,开启破茧重生之路!。 在移植仓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总结了一下,希望能给准备骨髓移植的患者提供帮助,具体如下: (1)个人卫生。遵守医生和护士嘱咐,按要求使用消毒水洗脸、洗脚和其它部位,按要求使用药水清理耳朵、鼻腔和眼睛,勤用消毒液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 (2)漱口水。饭前饭后使用漱口水,每次使用在口腔里保持3~5分钟,一定要坚持,特别是在白细胞很低的时候,否则极易长口腔溃疡。 (3)饮食/水。坚持吃饭,一口稀饭也是能量,有了能量才有力气与病魔斗争。尽量多喝水,多喝水多排尿,否则容易得膀胱炎。如果喝水呕吐,可以每分钟只喝5ml,半个小时就有150ml,争取保证每天有2000ml的饮水。 (4)衣服。尽量多准备几套棉质解扣式睡衣,比如4套薄的、3套厚的,因为在化疗期间极易出汗,衣服湿了,就得更换,免得感冒。 (5)食谱。以清淡、流质食物为主,不拉肚子时可以吃点水果(如苹果、橙子)。我在移植仓内主要吃稀饭、面条,稀饭里面可以放点其它的食材,如花生、红豆、大枣(枣皮吐掉)、桂圆、板栗、土豆、香芋、玉米(皮吐掉)和胡萝卜等,隔三差五地更换口味。面条里面可以放点白菜、西红柿、香菇、平菇、豆皮、海带、鹌鹑蛋和排骨等。到了恢复期,开始吃点炒菜了,如鸡翅、基围虾、四季豆、茄子和肉丝等。说来也很搞笑,我入仓第一天(中午11点进去消毒),由于家人没有时间做午饭,就在外面给我买了一份红烧牛肉米线,好大一碗,吃的特香,自从第一次化疗开始就没有在外面吃过了,算是移植前最美的午餐吧! (6)月子牙刷。在移植仓内1个多月不能刷牙,想想都很难受,主要是怕刷牙出血和感染,建议在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后适当使用月子牙刷(竹签外面裹着海绵)。我血小板回复正常后,老婆买了一盒月子牙刷,护士帮我消毒后拿了进来,每次使用之前,都用开水烫10分钟后再使用。有一次,我正在刷牙,被护士长看到了,问我在干嘛,我说刷牙啊,她很惊讶,并强调不能刷牙,要是出血不止就麻烦了。当她看到我使用的是海绵牙刷,感到很好奇,问我在哪买的、贵不贵,说是要在移植仓内推广使用。没想到,我竟然为新桥医院的护理水平做了一点小贡献! 骨髓移植后,发现自己特别容易感动而流泪,记得有次看电视,听到黄勇的《勇敢勇敢》,我顿时哭的稀里哗啦、泪流满面,停都停不下来,其中有段歌词喊出了我的心声,“勇敢勇敢我的朋友,就算明天没有彩虹,阳光总会在风雨后,照在心里那片天空。勇敢勇敢我的朋友,一个人时要多珍重,平凡回忆让人感动,最多却是你的笑容!”。看电视剧《父母爱情》时,当安杰站在码头对江卫东喊,“等你回来后,我们一定去照全家福!”,我也是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感到十分愧疚,发誓等我病愈后也要去照全家福。看电视剧《幸福来敲门》时,当宋宇生从西藏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和江路拥抱的那一刻,我也流出感动的泪水,幸福其实很简单,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六节 出院10月14日,层流床病房空出了一个床位,我就顺利出仓了,住进层流床观察,高医生说,如果一切顺利,10月底就可以出院。来到层流床病房,第一次照镜子时,把自己吓了一大跳,这是我吗,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我知道自己瘦了很多,但是这副模样真的不能见人,又黑又瘦,和非洲难民没有差别。骨髓移植真是一种摧残身体的治疗方案,难怪医生都不推荐小孩和老人骨髓移植。这段时间,总体来说与在移植仓内没有太大的区别,尽量待在层流床内,注意个人卫生,唯一不同的就是可以玩手机,可以上网了。 一转眼都过去了十几天,高医生说,出院之前需要做个骨穿和腰穿,检查移植后的嵌合度(96.8%,后期还要复查)。10月28日,我5点多就醒了,想到今天可以出院,再也睡不着了,打开手机听着歌。看到天亮了,我就给老婆打了电话,叫她过来接我们(住院期间,主要是老爸在照顾我)。那天,我儿子有个补习课,我问他,今天是去上补习课还是来医院接爸爸啊,他喊道,接爸爸、接爸爸、接爸爸……,至少说了十来遍,让我高兴的合不拢嘴! 当我走到住院大楼门口时,看到儿子正在下车,心里激动的不得了,想过去抱抱他,可是不行,手臂上刚把PICC管拔了,容易出血。已经快两个月没有和儿子面对面接触了,感觉他长大了好多,也懂事了很多,都是大朋友了。重庆进入秋天后,很少有大晴天,但是10月28日,却是艳阳高照,阳光照在身上,特别的缓和,我拉着儿子的小手,在广场上散着步、聊着天,儿子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说来也巧,出院那天是重阳节,正是我们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感谢高医生的安排、感谢上天的恩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