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82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5-4-6
  
|

楼主 |
发表于 2017-5-2 08: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非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医学的文章,一个字都不要信。连日期都不一定是对的。一滴血可测癌症这种标题年年都出现,如果真的很有用的话,诺贝尔奖应该早就拿到了。现在能够检测的肿瘤标记物不下上百个,这个热休克蛋白的应用不过是又增加了一个而已,看报道比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在肝癌和肺癌上的灵敏度高一些,但是是否能够替代AFP和CEA用做常规筛查和病情监测还是未知数。在淋巴瘤上的应用近乎扯淡,就算73%的灵敏度是真的,那么有四分之一的假阴性,用来替代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是医生不要命还是患者不要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