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81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5-2-23
  
|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0 09: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理论上确实如此,但是经常会遇到理论上非常美妙但实践中却令人失望的情况。根据现有的证据来看,脂质体对心脏保护好一点?对;脂质体其它方面的毒性更小?错;脂质体临床效果更好?也是错!
这是国内某医院做的临床研究,将一百多例60岁到75岁之间弥漫大B患者分别接受RCHOP(普通阿霉素)和DRCOP(用脂质体替代普通阿霉素)治疗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很抱歉,没有找到中文的版本)
结果:两组患者无论是在血液毒性还是临床效果上没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只是在心脏3-4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脂质体组较低。
结论:对于具有心脏疾病风险因素的老年患者用脂质体方案“可能”是一个较为安全的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