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62|回复: 2

代问诊纪实:暗夜寻光:一位49岁女性的抗癌纪事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58

主题

780

帖子

2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4-24

一生平安

发表于 昨天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病例于2025年4月14日问诊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

重庆的秋雨总带着股潮气,2024年深秋的那天,曾黎站在医院走廊里,指甲几乎掐进CT报告单的纸页里。过去一个月,下腹部的钝痛像块甩不掉的铅块,连吃口饭都觉得膈应,体重秤上的数字蹭蹭往下掉,十斤肉就这么没了踪影。报告单上的字像冰碴子,“双侧肾上腺占位,最大8厘米,疑似恶性肿瘤”,医生说要做穿刺活检,她张了张嘴,却只听见窗外雨打玻璃的声音。

“我才49岁,孩子高三了还没高考……”她对着玻璃上的雨痕喃喃自语,模糊的倒影里,自己的脸色比墙上的白漆还难看。

确诊:命运的判决书

10月25号那天,病理科的门推开时,曾黎觉得连空气都冷了几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PI评分3分,中高危。”医生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PET-CT片子摊在桌上,密密麻麻的光点像撒在黑布上的毒豆子,胃壁、肠道、肾脏,就连喉咙里的扁桃体都好像没能逃过。

“跟撒种子似的,到处生根发芽。”医生用铅笔头敲着片子,曾黎盯着那些光点,想起小时候在菜园子里播种的样子,可这播下的却是要命的东西。骨髓穿刺结果暂时松了口气,但脑脊液里那句“少量非典型淋巴细胞”,让她整夜盯着天花板,数到天亮都没睡着。

化疗:与毒药共舞的日子

化疗室的椅子硬邦邦的,11月23号那天,曾黎看着护士把吊瓶挂上架子。POLA - R - CHP,这么拗口的名字,她记了好几遍都没记住。药水顺着管子流进血管时,她打了个寒颤,像是有冰虫子在身体里爬。

掉头发是最先来的。那天梳头,一抓就是一把,黑黢黢的头发团在手心,吓得她把梳子都扔了。恶心劲儿上来时,吐得胃酸都快出来,嘴里又苦又涩。最遭罪的是鞘内注射,后腰被针扎进去的瞬间,整个人绷得像张弓,地塞米松的凉意混着刺痛,疼得她眼泪直往下掉。

“再坚持坚持,四次化疗后就能看效果了。”护士换药水时轻声安慰,曾黎看着输液管里一滴滴落下的药水,数着日子盼着尽头。

转机:裂缝里透进的光

2025年3月6号,PET-CT室的灯亮得刺眼。曾黎攥着检查单,指甲缝里还留着前一晚咬出的月牙印。医生翻着片子,眉头慢慢舒展开:“全身没活性肿瘤残留,Deauville评分1分,完全缓解!”

她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喉咙发紧,眼泪啪嗒啪嗒砸在口罩上。这几个月胃里翻涌的恐惧,突然变成了滚烫的热浪,烫得她直想笑又直想哭。

暗流:藏在基因里的定时炸弹

病理会诊报告寄来那天,曾黎正在喝中药。BCL-2、C-MYC、BCL-6,这些字母组合像天书,丈夫对着手机查了半天,脸色越来越沉。“复发风险高,医生说要做完8次化疗。”丈夫把手机递给她,屏幕上的专业术语看得人头晕。

“敢情身体里还埋了颗雷。”曾黎苦笑着把报告单塞进抽屉。第五次、第六次化疗,指甲慢慢发黑,像涂了层劣质甲油。不过对着镜子时,能看见头皮上冒出的青茬,绒绒的,倒有了点生气。

新生:在破碎中生长

现在每天早上,曾黎都要绕着小区走两圈。手臂上的PICC管贴着皮肤,硌得慌,却也踏实。CT报告上“未见异常”的字眼,和丈夫煨的排骨汤一样,暖烘烘的。

那天女儿举着手机冲过来:“妈,快看我拍的云!”照片里,乌云裂出道缝,金光直直地射下来。曾黎摸着女儿的头,突然想起化疗时在病友那借来的书,里面写着:“癌细胞搅乱了生活,可活着就是重新把希望捡起来。”

后记

春末的傍晚,曾黎坐在书桌前,翻开泛黄的笔记本。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这场病偷走了我的健康,却让我摸到了实实在在的暖乎气——老周半夜起来换的退烧毛巾,丫头藏在书包里画着笑脸的纸条,还有医生那句‘CR就是最好的成绩单’……老天爷或许没给过公平,但只要这口气还在,光就不会灭。”



故事讲完了,我们来回顾这个病例。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EL DLBCL)是指淋巴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是同时表达MYC(表达比例超过40%)和BCL2(表达比例超过50%),双表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公认的不良预后因素。为此,尽管曾黎治疗很顺利,但其仍然有许多疑问通过之家服务中心提问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1、请主任根据诊断及治疗情况给出疗效评估?
2、目前已经完成6次化疗,主治医生建议完成8疗程,是否有必要完成8疗程?
3、根据目前情况是否需要自体移植?若移植什么时间采干,什么时间移植好?
4、如果做干细胞移植,复发率是多少?如果不移植,后期什么需要什么药物巩固吗?
5.此患者预后如何?

为此,张薇教授给予细致答复:根据提供的病史资料:患者,中老年女性,明确诊断DLBCL 双表达可能性大,多发结外受累:肾上腺,胃,肠道,可疑中枢,POLA-RCHP治疗四疗程,获得CR。建议如下:
1.后续需要静脉中枢预防,建议给予两次静脉MTX 3-3.5克每平米
2. 一线移植非必须,疗程需要八疗程;
3. 患者aaIPI 2分 目前自体移植巩固并非必须,但本身自体移植非常安全 在中国 aaIPI2分序贯移植也是一些医院的传统治疗模式;国外因为大量细胞治疗兴起, 所以不再一线自体移植了。


代问诊纪实总结:以专业为盾,以共情为光
曾黎的抗癌之路,是淋巴瘤之家代问诊服务的缩影——当双表达型DLBCL的高危阴云笼罩时,我们架起医患桥梁: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针对8疗程化疗必要性、自体移植时机、中枢预防策略等核心问题,将复杂指南转化为个体化方案;而基因检测的冰冷数据,也在专业解读中化为可掌控的风险提示。从重庆的初诊迷茫到CR的曙光,代问诊不仅传递医学答案,更托住患者的恐惧与希望。我们坚信,每一份精准建议都是生命的火种,每一次耐心沟通都是暗夜中的明灯。抗癌路上,您从不孤独。  

(本文已获患者授权发布,基于真实医学案例改编,患者信息已匿名化处理,关键诊断细节符合医学规范。医学建议供参考,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

主题

763

帖子

7226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就诊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0-1年
最后登录
2025-4-24
发表于 昨天 2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0

主题

775

帖子

5632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3-5年
最后登录
2025-4-24
发表于 昨天 2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随意而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