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83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5-4-25
  
|
根据2025年4月发表在《JAMA·内科学》的UCSF团队研究(1),2023年美国约6151万患者接受了9300万次CT检查,预计将导致10.3万例(90%不确定性区间:9.64万-10.95万)与辐射相关的终身癌症病例,占美国每年新发癌症总数的5%,与肥胖(5.4%)、饮酒(7.6%)等主要致癌因素相当。以下是关键发现:
1. 人群分布与风险差异
儿童风险最高但总量较少:
儿童(占检查量的4.2%)单次CT致癌风险显著高于成人,尤其是1岁以下婴儿(每1000次CT诱发20例癌症,是15-17岁青少年的10倍)。但成人因检查量庞大(占95.8%),承担了91%的预测癌症病例(9.3万例)。年龄峰值:50-59岁人群癌症负担最重,女性(1.04万例)略高于男性(9300例)。
2. 常见癌症类型
成人:肺癌(2.24万例)、结肠癌(8700例)、白血病(7900例)、膀胱癌(7100例),女性乳腺癌(5700例)位列第二。儿童:甲状腺癌(3500例)、肺癌(990例)、乳腺癌(630例)。
3. 高风险检查部位
成人:腹部/盆腔CT贡献最大(3.75万例,占37%),其次是胸部CT(2.15万例,21%)。儿童:头部CT占主导(5100例,53%)。
4. 剂量与敏感性分析
剂量模型:基于12万次CT检查数据建立,显示器官剂量因年龄、性别差异显著(如婴儿头部CT脑部剂量达60mGy,成人腹部CT结肠剂量为儿童的2倍)。敏感性结果:预测癌症数在8万-12.7万例间波动,证实结论稳健。
5. 临床建议与替代方案
严格必要性评估:减少非必要检查(如上呼吸道感染、无症状头痛的CT)。优化剂量与替代技术:儿童使用儿科专用设备(剂量可降50%),优先选择超声、MRI等无辐射方式。医患共同决策:加强知情同意,避免防御性医疗导致的过度检查。
结论
研究强调,尽管单次CT风险较低(约增加0.1%终身患癌概率),但累积效应显著。若当前使用频率不变,CT相关癌症可能成为公共卫生重要负担。合理权衡临床获益与辐射风险,是未来医疗实践的关键。
点评
CT是科学史上一个重大的发明,为人类预防、发现和治疗各种疾病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2020年发布的一项随机研究(2)显示,CT筛查将肺癌高风险人群的死亡率降低了约20%。不过,长久以来我们也知道CT所伴随的电离辐射是重要的致癌因素之一,只是一直无法将其风险进行量化,这次UCSF团队的研究终于给出了可靠的数据,而这个数据是触目惊心的,JAMA期刊的编辑为此做了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
问题:美国每年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辐射暴露可能导致多少未来的癌症病例?
研究发现:根据该风险模型预测,2023年美国对6200万名患者进行的9300万次CT检查,未来可能导致约10.3万例癌症。尽管儿童单次检查的致癌风险更高,但成人因CT使用频率更高,占预估癌症病例的绝大部分。
研究意义:这些结果表明,若当前的辐射剂量和使用习惯持续下去,CT相关的癌症最终可能占每年新发癌症诊断总数的5%。
这对普通人有什么启迪呢?那就是:非必要不CT。确实,前面说过CT筛查把肺癌死亡率降低了20%,但是,那可是高风险人群啊,比如你一直吸烟,都吸了20年了,那CT筛查一定是有益的,但如果你不是高风险人群,比如说不吸烟,直系亲属中也没有肺癌患者,那每年的CT筛查本身反而成为肺癌的高风险因素。对于淋巴瘤患者呢,有些CT是必要的,比如说治疗前的分期,治疗期间的疗效评估,结疗或者首次复查时的评估,但是在之后的随访中,非复发高风险的患者,或者已经过了复发高风险时期的患者,例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随访超过两年后,是可以省略CT的,因为实际上绝大多数患者的复发,是因为出现了症状,或者血象异常,或者浅表淋巴结重新出现肿大,而不是因为 CT复查而发现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由于CT复查的周期通常在六个月以上,因此这期间出现的复发也很常见,希望CT复查能够及时发现复发,其实也不现实。未来,随着ctDNA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化,通过所谓液体活检预测复发可能比CT更加敏感和有效。总之,非必要不CT,但必要时CT该做还是要做。
参考文献:
(1)Smith-Bindman R, Chu PW, Azman Firdaus H, et al. Projected Lifetime Cancer Risks From Current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4, 2025.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5.0505
(2)Harry J. de Koning, et al.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Volume CT Screening in a Randomized Trial. N Engl J Med 2020;382:503-513 DOI: 10.1056/NEJMoa1911793 VOL. 382 NO.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