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感谢CAR-T治愈我的淋巴瘤!乐观心态+精准治疗=治愈良方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77

主题

1425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4-25
发表于 2025-4-17 19: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我是湖北人,今年55岁,身边的家人朋友都说,如果我不主动提起,别人都看不出我曾经是个癌症患者。回看过去三年的时光,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哪怕曾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最终我还是重获新生。现在,我每一天都在珍惜和享受自己的生活,从心底里觉得快乐。

2021年的春天,是灰色的

2021年正月初二的晚上,我出现了严重的腹胀,后来几天,肚子好像越来越大,吓得我赶快去我们当地的医院做检查。医生一开始怀疑我长了腹腔积液,但一系列检查做下来,她们怀疑我的情况是卵巢癌导致的。

几经周折,最终在武汉协和医院,经过专家的仔细检查与诊断,我很快就确诊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而且属于高危患者。但在拿到诊断结果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反而平静下来,我坚定地告诉自己,既然已经得了病,那就要全力以赴好好治疗,努力跨过这个难关。

专家点评:DLBCL具有高度异质性,这意味着它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淋巴瘤患者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和乏力等,但本例患者以腹腔积液为起始症状,若未进行详细的检查较易导致漏诊和误诊。得益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DLBCL的诊断已经逐渐进入精准诊疗时代,医生可通过精准的分子分型和预后评估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为其制定出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为患者争取治愈的机会。DLBCL作为一种快速进展的恶性肿瘤,一经诊断就需要尽早开始治疗,若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疾病恶化和预后的恶化。

化疗吃了不少苦,但最后还是疗效不佳

我前前后后一共打了8次化疗,可能是因为我当时的身体素质太差了,所以几乎每次化疗都会发生感染。其中一次严重的感染,我持续高烧六天,差点就进了ICU。后来,还由于肺部感染而发生了肺积水,让我的病情雪上加霜,体重噌噌噌往下掉,化疗结束时我瘦了接近30斤。

那时候还处于疫情期间,我的母亲80多岁了,还坚持在医院旁边租了个房子,给我准备好吃的饭菜。但我的身体不够争气,8次化疗对我的淋巴瘤来说好像不痛不痒,让我看不到希望。

专家点评:高危DLBCL亚型包含伴有BCL-2/C-MYC双表达、双打击、IPI高评分的患者,此部分患者往往难以从一线标准治疗中实现治愈,预后不佳1,2,且高危患者的治疗缓解率较低、生存预后也相对较差,亟需更为有效的治疗2。因此,临床上常给予高危患者高强度化疗方案,但化疗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伤害人体正常细胞,给患者带来更难以耐受的副作用。CAR-T疗法对高危化疗无效患者,会是更好的治疗选择。本例双表达高危DLBCL患者共接受8次化疗,在获得有效缓解前便遭受肺部感染、骨髓抑制、虚弱等多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后续治疗的进行和生活质量,需要及时更换为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策略。

感谢CAR-T治愈我的淋巴瘤,让我找回生活的色彩

我最开始是在网上看到了1篇关于“CAR-T疗法精准消灭肿瘤细胞”的文章,我当时就在想,“要是这个方法真的这么好,能让所有淋巴瘤患者都治好,该多好啊。”后来,面对化疗治疗效果不佳的现实,我主动向医生咨询了CAR-T疗法,并决定赌一把,希望CAR-T疗法能带来更好的疗效。
我的家人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我积极治疗,还拿出了120万给我用于CAR-T治疗,她们始终是我抗击疾病过程中最坚实的后盾。

2022年2月,我回输了CAR-T细胞。我回输后主要的症状只有发烧,和化疗比起来舒服多了。等烧退下来后,我的体力逐渐恢复,甚至可以在病房里做一些简单的锻炼,身体状态越来越好了。

做完CAR-T治疗后,我之前的各种不舒服基本都消失了。等到2023年2月一次常规复查时,医生拿着我的PET-CT报告,欣喜地告诉我先前的淋巴瘤病灶已经消失了,疾病达到了完全缓解!
现在,我正过着多彩而充实的退休生活。我爱社交、爱上网,会参加一些感兴趣的学习班,还常常和家人一同旅游,欣赏美丽的风景,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我的体重已经恢复到了以前的水平,睡眠质量也比以前好多了,体质好像比得病前还好。

专家点评:CAR-T是目前唯一有长生存证据且有治愈潜力的新型治疗手段,其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3-6均证实其可为双表达、高危等新诊断DLBCL以及R/R DLBCL患者带来快速和持久缓解,该例患者回输后的表现,足够证明CAR-T治疗的安全耐受性良好。从该病例的良好表现,我们可以相信CAR-T这一突破性的治疗方法,能为高危D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56e820b7938fe4b6375b84f60bfae83c.png
从临床研究到真实世界,CAR-T让LBCL有机会达到临床治愈。ZUMA-1是迄今为止随访时间最长的针对大B细胞淋巴瘤的CAR-T研究,其数据显示,接受Axi-cel 治疗后3个月达到CR的患者中,64.1%的患者可以获得5年持续CR。ZUMA-7显示Axi-cel二线治疗R/R LBCL,CR率可达到65%。对于CAR-T的探索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期待CAR-T的适应症能得以进一步拓宽,为更多淋巴瘤患者更早地带来获益。

亲爱的,不管发生什么,请守护好自己的快乐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日子里,尽管紧张和焦虑在所难免,但我明白,过度的担忧和紧张对病情没什么好处,因此我选择了放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我也希望将这份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每当看到病友们唉声叹气,我都会主动上前安慰她们,为她们打气加油。

人生之路并不轻松,我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负担,但开心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生活中总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只要我们尽力而为,做到无悔于心,便已经足够了。与其被忧虑和痛苦占据,不如让平静和快乐成为我们每一天的主旋律吧。


专家寄语

现代医学的进步,CAR-T等新型疗法的涌现,为淋巴瘤的治疗前景填充了满满的希望,为淋巴瘤患者打开了治愈的大门。CAR-T的治愈潜力不言而喻,增加了更多临床医生推荐CAR-T的信心。DLBCL的诊疗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但请所有的淋巴瘤患者都要坚定生的信念,不要放弃治疗,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坚强,相信家人的陪伴和支持,相信血液领域的医生们将始终竭尽全力提供最好的治疗和照顾,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战胜疾病,重拾健康的生活。我们作为医生,始终会用一颗善良之心,为患者的未来照亮方向。

专家介绍
de0ac9af514b1f7a939bec4877cbbed9.jpg
梅恒 三级教授 主任医师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血液科主任
  • 华中科技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副所长
  •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湖北省杰青获得者
  • 中华血液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细胞研究与治疗委员会副主委
  •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血液分会副主委
  •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副主编
  • 主要从事血液肿瘤及出凝血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等项目10余项
  • 发表第一及通讯SCI 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
  • 参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参译《威廉姆斯血液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及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