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97|回复: 1

男性,52岁,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57

主题

779

帖子

2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4-17

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25-4-1 17: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代问诊于2024年12月30日 北京协和医院 张薇 门诊
病史
男性,52岁
患者自述“发现颈部、颌下肿物10天”
2024.2.12第一次入院:PET - CT全身显像:(1)全身多发增大淋巴结伴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2)脾脏体积增大伴FDG代谢增高;以上考虑淋巴瘤可能,请结合病理结果。(3)中轴骨FDG代谢轻度增高,同机CT未见明显骨质破坏,请结合临床。(4)甲状腺密度不均,FDG代谢不高,请结合甲状腺超声。(5)双肺散在小结节,FDG代谢不高,建议定期复查。左肺上叶尖后段结节状气肿;左肺中叶斑片影,FDG代谢不高,炎症可能;心包少量积液。右侧髂骨骨岛可能。外院病理会诊示“(右腋窝、左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以T区为主的淋巴组织增生,考虑外周T细胞淋巴瘤
2024-03 - 15病理:(右腋窝淋巴结+左颈部淋巴结穿刺)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免疫母细胞型。免疫组化:BCL - 6( + ),BCL - 10( + ),CD10( + ),CD20( - ),CD21( + ),CD3( + ),CD30( + ),Ki - 67( + ),MUM - 1( - ),CD4( + ),CD8( - ),CD56( - ),TIA - 1( + ),PD - 1( + ),CD79a( - ),PAX - 5( - )。原位杂交:EBER - ISH(个别)。

2024 - 02 - 29、03 - 10、04 - 27 、 05 - 25第2 - 5次就诊,评估患者病情,排除禁忌,给予维布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原发病,辅以碱化、脏器保护、利尿等治疗,既往患者化疗后粒缺伴发热,给予长效升白针预防感染,治疗结束,予以带药出院。

2024 - 05 - 22复查PET - CT,结果示:淋巴瘤治疗后,与本院2024 - 02 - 15PET/CT比较:(1)全身多发淋巴结,较前大部分体积缩小,代谢减低(Deauville评分5分);评估患者病情,排除禁忌,给予维布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原发病,给予长效升白针预防粒缺感染

2024 - 06 - 04再次入院,准备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大便常规(沉渣):潜血:弱阳性;尿常规:尿红细胞:90.1个/uL,高倍视野(高倍)16/HPF,潜血:( + );血常规(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108g/L,血小板总数9.0×10⁹/L,白细胞2.08×10⁹/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43×10⁹/L;铁蛋白:465ng/mL;排除禁忌,予以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

2024-6-15再次入院,,BV联合CHP方案治疗,给予长效升白预防粒缺感染。

2024-06-30第9次入院,完善辅助检查:胸部平扫(64排-128层);对比2024-06-15CT:1.双肺多发小结节,较前变化不著,建议6-12个月复查。
腹部(包括盆腔)平扫(64排);对比2024-06-15CT:1.腹腔及腹膜后多发稍大淋巴结影,较前变化不著。2.肝内稍低密度影,较前变化不著,必要时增强检查。余大致同前,请结合临床复查。
腋窝(彩超):左侧腋窝淋巴结稍大,右侧腋窝淋巴结增大。腹股沟区: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可见,右侧腹股沟淋巴结稍大。颈部:颏下淋巴结稍大,左侧颈部淋巴结增大。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

07-02行BeEAM方案化疗,化疗后给予护胃、止吐等治疗

07-10输注自体造血于细胞,化疗后骨髓抑制,出现粒缺伴发热、腹泻,给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等抗感染、米卡芬净抗真菌、阿昔洛韦抗病毒、止泻、促造血、成分输血等治疗,仍有反复发热、皮疹,考虑植入综合征,给予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

2024-09-10入院,血细胞计数分析(5分类)+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 96g/L,血小板总数 30×10~9L,白细胞3.9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39.6%;
生化系列49项:;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 阳性(+);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心包积液。
腹部(包括盆腔)平扫(64排);对比2024-06-30CT;1.腹腔及腹膜后、双侧腹股沟多发稍大淋巴结影,较前增大,增多。2.肝内稍低密度影,本次扫描未见明确显示,建议结合增强检查。3.腹腔脂肪间隙模糊,较前新发。4.脾大,较前新发。5.盆腔少量积液,较前新发。余大致同前,请结合临床复查。
腋窝(彩超);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颈部:双侧颈部淋巴结增大。腹股沟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大。
胸部平扫(64排-128层):对比2024-6-30CT;1.左肺下叶新发磨玻璃小结节(IMG225),余双肺多发小结节,较前变化不著,建议6-12个月复查。2.双肺少许口纤维灶,较前略增多。3.纵隔及双侧胶窝多发稍大、肿大淋巴结,大部分较前增大,建议复查。4.心包新发积液,双侧胸腔新发少量积液。余胸部大致同前。患者血小板减少,予特比澳促血小板生成,外周血见异型淋巴细胞,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提示病毒感染暂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丙球提升免疫力,监测血象变化

2024-10-22第11次入院,乙肝五项定量:乙肝表面抗体 34.37mIU/ml;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CD3+(T总)绝对值 1013个/u1,CD3+CD4+(T4)绝对值 293个/u1,CD3+CD8+(T8)绝对值 715个/u1,CD3-CD19+(B总)绝对值 169个/u1,CD3-CD(16+56)+绝对值 268个/u1;DIC系列检验:D-二聚体定量 4.09mg/L;(中区)血细胞分析(5分类)+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Ret:血红蛋白 116g/L,血小板总数 84×10~9/L,白细胞 4.28×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2.53×10~9/L;生化系列36项:白蛋白(溴甲酚绿法) 35.77g/L,白蛋白:球蛋白 1.11, 肌酸激酶 26U/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64mmo1/L,脂蛋白(a) 711mg/L;
胸部增强(64排-128层);对比2024-9-10CT;1.原左肺下叶磨玻璃小结节(IMG225)本次未见明确显示,余双肺多发小结节,较前变化不著,建议6-12个月复查。2.双肺少许纤维灶,较前变化不著。3.纵隔及双侧腋窝多发稍大淋巴结,部分较前缩小,
腹部(包括盆腔)增强(64排);对比2024-09-10CT;1.腹腔及腹膜后、双侧腹股沟多发增大淋巴结,较前部分略增大。2.肝S7海绵状血管瘤;肝内多发小囊肿。3.腹腔脂肪间隙模糊。4.脾略大。5.盆腔少量积液。余大致同前,请结合临床复查。腹股沟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大。腋窝(彩超);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颈部:双侧颈部淋巴结增大。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中度可疑肺动脉高压。排除禁忌,行颈部淋巴结、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穿刺

2024-10-26(颈部淋巴结活检)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结合病史不除外淋巴瘤,建议至病理科行免疫组化辅助诊断。

2024-10-29(左腋窝淋巴结及左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活检)淋巴结结构破坏,结合病史,不除外淋巴瘤,建议行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

2024-10-30第12次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大便常规+潜血、尿常规未见异常;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中性粒细胞 62%,淋巴细胞 27%,单核细胞 7%,嗜酸性粒细胞 2%,嗜碱性粒细胞 1%,中性晚幼粒细胞 1%;(中区)血细胞分析(5分类)+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 111g/L,血小板总数 67×10~9/L,白细胞 4.54×10~9/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2.72×10~9/L;生化系列36项:总蛋白 62.06g/L,白蛋白(溴甲酚绿法)33.55g/L,白蛋白:球蛋白 1.1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8U/L,肌酐(酶法) 56μmo1/L,肌酸激酶 24U/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65mmo1/L,脂蛋白(a) 629mg/L。入院后给予病理加做免疫组化,结果尚未回示,给予来那度胺治疗原发病

2024-11-8日第13次入院:1:6,;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颈部淋巴结活检)结合分子重排及免疫组化结果,支持诊断: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免疫组化:PAX5(-)、CD3(+)、CD5(+)、CD4(+)、CD8(NS)、CD10(+)、Bc1-6(-)、Be1-2(80%弱+)、1COS(+)、PD-1(+)、CXCL13(+)、CD21(扭曲FDC网+)、CD30(约10%/肿瘤细胞)、CD20(-)、Ki67(30%+)。原位杂交:EBV-EBER(散在+)。
胸部平扫(64排-128层):对比2024-10-23CT:1.双肺多发小结节,较前变化不著,建议6-12个月复查。2.双肺少许纤维灶,较前变化不著。3.纵隔及双侧腋窝多发稍大淋巴结,较前变化不著,建议复查。4.心包积液,同前。余胸部大致同前。
入院后给予抗病毒、促造血治疗,排除禁忌,给予利妥昔单抗清EBV-B细胞

2024-11-11基因测序检测(移植后):SNV/Indel、基因拷贝数(CNV)和 DNA 倍性检测、基因融合(Fusion)、IG/TR 基因重排,均未检测出异常

2024-12-18颈部彩超显示:双侧颈部扫查均探及多枚圆形低回声结节,大者约:右0.7*0.3cm,左1.8*0.4cm,边界清晰,内回声尚均,皮质略增厚。CDFI:结节内有少许血流信号自一侧进入。结论:双侧颈部淋巴结可见。

2024-12-28双侧腹股沟:右侧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左侧探及多枚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大者约:0.9*0.3cm,边界尚清晰,内回声尚均质,中心回声略强,CDFI:结节内有少许血流信号自一侧进入。结论: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可见。

2024-12-28腋窝CT:双侧腋窝扫查均探及多枚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大者:右0.9*0.5cm,左1.4×0.5cm,边界清晰,内回声尚均质,中心回声略强。CDFI:结节内有少许血流信号自一侧进入。结论:双侧腋窝淋巴结可见。

2024-12-28生化:白蛋白39.6↓,白球比1.1↓,腺苷脱氨酶27↑。

2024-12-28血常规:红细胞计数3.54↓,血红蛋白116↓,红细胞压积35.2↓,血小板计数98↓,淋巴细胞百分比19.1↓,红细胞分布宽度5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55↑,血小板体积分布8.2↓,血小板压积0.09↓

疑问
1. 请张教授看下患者的病理,是否存在误诊的可能性?我们有必要再找周晓鸽教授会诊一次吗?

2. PET 评估5分的情况下,医院就进行了自体移植,这样是否效果是不好的?

3. 如果没有误诊,针对我爸目前的情况,移植已经结束了,我们后续需要怎样治疗?基因检测没有靶点,该怎么做维持治疗?

4. 是否可以入 EZH2 的实验组,相比于西达,戈利昔西替尼等药物会更适合吗?

5. 因我们知识有限,除了以上问题,您还有没有其他建议和看法给我们呢?

答复
1. 根据资料看,患者中年男性,明确诊断AITL,病理会诊暂不用考虑。

2. 根据评估看,BV-CHP方案部分缓解,移植前确实最好是CR,但PR也可以序贯移植,不用过于担心。

3. 患者移植后经历了CMV感染,目前免疫也没有完全恢复,EBV感染不一定是整合在复发的淋巴瘤组织中,也可能确实存在普通EBV病毒感染。
治疗美罗华治疗疗效很好 ,可以100毫克,每周一次再用三次。

4. 后续继续观察淋巴结情况,不急于用药。免疫重建后看看淋巴结增长趋势。定期复查。

5. 病情如果有进一步变化,可以来门诊找我咨询。
11111.png

张薇

张薇

代问诊.png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57

主题

779

帖子

2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4-17

一生平安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0: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病理会诊:专家看切片
之家已经提供张薇主任约见大专家服务,需要的联系我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