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第四届中国淋巴瘤病友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大会精心设置了包括细胞疗法在内的8大分论坛会场,就淋巴瘤治疗前沿问题邀请专家深度剖析,并就病友们关心的热点与灯塔家人共同探讨。
今年的霍奇金专场,大会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景红梅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内科刘海生教授,携手为霍奇金淋巴瘤病友们现场科学解惑,愈路同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霍奇金专场的干货内容吧!
专题讲座《科学认识霍奇金淋巴瘤》
景红梅教授分享
景红梅教授为病友们带来了《科学解“霍”,愈路同行——科学认识霍奇金淋巴瘤》的专题讲座,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病友们从本质上了解霍奇金淋巴瘤(HL)。
她以一句幽默而鼓舞人心的话语开场:“我们常常跟患者说,如果非得得一种肿瘤,就得淋巴瘤;而如果一定要得淋巴瘤,其实霍奇金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因为霍奇金是最早被提出为可以治愈的肿瘤的。”幽默的开场让病友们感到轻松而亲切,随后她详细阐述以下几个关键内容:
症状识别
大部分HL患者是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尤以颈部淋巴结多见,且多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约40%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HL)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B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长时间或反复发热(>38℃)、盗汗、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诊断挑战
HL因发病率较低、症状容易被混淆,而易被误诊。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切除活检和穿刺活检是常用的活检方式,初诊时建议首选切除活检,可以避免样本小而无法准确诊断的情形出现。
病理分类与预后
依据病理学,HL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约占90%;另一类是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约占10%左右,预后较好。cHL中又分成四种类型:包括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富含淋巴细胞型和淋巴细胞削减型。其中,富含淋巴细胞型在四个类型中预后最好,而淋巴细胞削减型是其中预后相对较差的。cHL中CD30、CD15通常呈阳性,CD20通常呈阴性;NLPHL则相反,CD30、CD15通常呈阴性,CD20通常呈阳性。
治疗策略
HL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治愈。对于不同细分亚型,治疗方案是有差异的。cHL可以选择放疗联合化疗,晚期患者主要选择化疗;NLPHL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综合治疗方案。ABVD是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放疗对HL来讲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治疗的方式,通过化疗和放疗的结合,80%以上的病人都能获得完全缓解。
复发难治应对策略
对于复发难治的HL,除了DHAP方案、ICE方案等二线化疗方案外,PD-1、BV等新药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BV作为ADC药物,可以把化疗药直接带到肿瘤细胞周围,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在难治复发的患者研究数据中提示,通过BV联合二线方案的治疗,能够提高完全缓解率,让患者有机会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而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新药研发展望
除了以上提到的新药,还有很多的新药在路上。如北医三院正在开展的BTLA单克隆抗体JS004(首创新药)与PD-1阻断剂具有协同作用的研究,以及MK-4280A(favezelimab[MK-4280]+帕博利珠单抗[MK-3475]的复方制剂临床研究。这些新药的研究相信会给难治复发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医患互动沙龙
沙龙讨论环节
在医患互动沙龙环节,刘海生教授与病友小樱及其男朋友小周,围绕护理、心理调适、结疗随访,及社会接纳等方面,多角度展开讨论。
心理调适
病友小樱分享了通过病友社群交流、游戏娱乐等方式调节心情的经验;刘海生教授则强调了医生作为“心理医生”的角色,并提示患者要关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及时干预因副作用产生的心理问题。
治疗护理
病友小樱详细介绍了上药期间的饮食调整与肺部感染预防的注意事项;刘海生教授则进一步阐述了进行肺部感染预防的重要性,及ABVD方案如何降低远期副作用的建议。
结疗随访
病友小樱分享了复查时的心态调节与日常饮食锻炼建议;刘海生教授则强调了自我观察的重要性及复查时应关注第二肿瘤与心脏并发症的风险。
社会接纳
家属小周讲述了与伴侣沟通病情并给与理解支持的亲身经历;刘海生教授则呼吁社会各界消除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歧视,倡导建立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
灯塔家人
主持人Shark享
病友梦里花开分享
病友葡萄分享
在灯塔家人环节,主持人Shark、康复病友梦里花开和葡萄分别分享了他们与霍奇金淋巴瘤的狭路相逢的故事,并向新确诊病友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限于篇幅,三位灯塔家人的精彩分享及教授们分享的完整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详细了解,相信一定会让您有所收获的!
END 供稿:喵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