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882|回复: 0

男性,64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三疗后病例分析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51

主题

766

帖子

2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1-6

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23-11-21 17: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代问诊2023年8月13日 北京世纪坛医院 张伟京 门诊
病史
男性,64岁
2023.3.21:患者老年男性;既往体健;因“腹泻、消瘦2年”入院。生化:红细胞4.21*10^12/L,血红蛋白114g/L,谷丙转氨酶58U/L,谷草转氨酶97U/L,总蛋白38.7g/L,乳酸脱氢酶U/L,总胆红素3.3umol/L,尿酸181umol/L。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缓 2.逆钟向转位。
2023.3.21 行CT:胸部:肺气肿,双肺小结节(大者不超过0.3-0.4cm),低危结节可能,建议年度随诊复查,双肺纤维灶,右侧胸腔积液,主动脉、冠状动脉钙化,心腔密度略减低,提示贫血,建议结合实验室检查。上腹部:肝脏低密度影(大小0.5-0.6cm),建议结合超声或CT增强检查,腹腔积液。下腹部:升结肠多发憩室,腹腔积液,腹腔钙化结节。盆部:前列腺增大(大小5.7*3.8cm),盆腔积液,直肠壁略厚,建议结合临床。
2023.3.22行超声心态图: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并粥样斑块形成。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室充盈异常。
2023.3.23下肢血管超声:双下肢动脉硬化并右侧斑块形成,双下肢深静脉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浅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2023.3.24行PET/CT:右下腹肠管内FDG高代谢灶首先考虑小肠肿瘤(6组小肠)(早期/延迟SUVmax18.3/22.9,大小3.2*1.9cm),请结合临床;部分升结肠管壁增厚(SUVmax7.4),FDG代谢增高考虑炎性病变,请结合肠镜;腹腔肠系膜脂膜炎;右下腹肠管周围炎性小淋巴结;右侧胸腔引流术后改变;左肺上叶无异常FDG代谢微结节,提示良性;双肺纤维索条灶;双肺尖胸膜增厚;双肺肺气肿;提示中度贫血,请结合临床;动脉硬化性改变;肝多发囊肿左侧肾上腺饱满并无异常代谢,提示增生,建议随访,前列腺增生;甲状腺密度欠均匀未见局限性异常代谢,结合超声提示甲状腺结节;提示多发腔隙性梗塞灶、轻度脑萎缩请结合MRI;脊柱退行性变伴颈段椎管狭窄;右侧肩周炎性。(纵隔血池SUVmax1.7;肝血池SUVmax2.0)。
2023.4.3病理诊断:(胸水TCT加细胞蜡块)淋巴及组织细胞背景中查见蔟状上皮样细胞,细胞轻度异型,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间皮细胞增生,细胞少,请结合临床。免疫组化结果:Calretinin(个别细胞+)、CK5/6(+)、WT-1(弱+)、CK7(+)、TTF-1(-)、NapsinA(-)、P40(-)、D2-40(-)、Ki-67(散在+)。
2023.4.7小肠镜+病理诊断:胃、小肠弥漫性白霜样改变 淋巴管扩张可能;回肠末端肿物并溃疡形成 起源于间叶组织可能性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1.(肿物口侧回肠*2)粘膜弥漫性炎性润(++),伴活动(+),部分绒毛缩短,上皮不伴非典型性,请结合临床;2.(回肠末端肿物*4)送检组织部分为肠粘膜,其余为炎性肉芽组织,其中见小圆细胞弥漫浸润,组织挤压显著,待免疫标记进一步分类;3.(空肠*1)少许肠粘膜,部分绒毛萎缩,余大致正常,请结合临床;4.(胃体小弯*1)慢性萎缩性胃炎,炎性浸润(+),不伴活动,萎缩(+++),肠化(+++),伴淋巴组织增生,HP(特殊染色-);5.(胃窦*1)慢性萎缩性胃炎,炎性浸润(++),伴活动(+),萎缩(+),肠化(+),HP(特殊染色-);6.(胃体大弯*1)慢性萎缩性胃炎,炎性浸润(++),不伴活动,萎缩(+++),肠化(+++),HP(特殊染色-)。
补充报告:(回肠未端肿物)送检组织部分为肠粘膜,其余为炎性肉芽组织,其中见小圆细胞弥漫浸润,组织挤压显著,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倾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
2023.4.17肿瘤医院予以DSA引导局麻下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皮选择性动脉置管造影术(动脉灌注化疗术)。
2023.6.13北京周小鸽病理会诊意见:(回肠末端)活检: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高增殖指数,细胞中等大小,不除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胸水细胞蜡块)未见淋巴瘤。
2023.5.8肿瘤医院予以DSA引导局麻下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皮选择性动脉置管造影术(动脉灌注化疗术)。
2023.5.9 肿瘤医院行CT:1.肺气肿:双肺纤维灶;右侧胸腔积液、右侧叶间积液;2.右肺微结节灶(直径0.3cm,较前片对比变化不明显),建议随诊;3.临床非霍奇金淋巴瘤复查,请结合前片,少量盆腔积液。
2023.6.7肿瘤医院予以DSA引导局麻下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皮选择性动脉置管造影术(动脉灌注化疗术)。
2023.行PET/CT: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 期化疗后,较化疗前 2023.03.24PET-/CT相比:①前次回肠末端团块状FDG高代谢灶,此次未见异常显示,提示肿瘤活性基本抑制;②部分升结肠管壁稍增厚,FDG代谢增高,较前相比范围增大(结肠肝曲及乙状结肠处略明显,SUVmax5.3-6.6),请结合临床、肠镜;③腹腔肠系膜脂膜炎(SUVmax1.1);右下腹肠管周围无异常代谢小淋巴结,较前相仿;2.右侧胸腔积液(复现);右肺中叶少许炎症,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左肺上叶无异常FDG代谢微结节(短径0.3cm),提示良性(较前变化不著);胸膜增厚(肺尖为著);双肺肺气肿;提示中度贫血;动脉硬化性改变;3.肝多发囊肿;左侧肾上腺饱满并无异常代谢,提示增生,建议随访;前列腺增生;4.甲状腺密度欠均匀,未见局限性异常代谢,结合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多发结节;5.提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轻度脑萎缩,请结合 MRI;6.脊柱退行性变伴颈段椎管狭窄;右侧肩周炎(SUVmax2.4)。(本次纵隔血池SUVmax/mean=1.7/1.3;肝血池 SUVmax/mean=2.3/1.7)。
2023.8.7 山行肠镜诊断:诊断:胃、小肠弥漫性白霜样改变,淋巴管扩张可能;慢性萎缩性胃炎;升结肠憩室;电子染色术;静脉麻醉下。检查结果:经口进镜,经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循腔进镜,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黏膜粗糙,表面呈弥漫性白霜样改变,于空肠上段活检1块。退镜观察胃黏膜多发白霜样改变,胃窦黏膜红白相间,可见肠化结节样表现,食管黏膜光滑,电子染色未见异常。经肛侧进镜,循腔进镜至回盲部,经回盲瓣进入回肠未端,未见肿物,原肿物处小肠黏膜粗糙,腺管粗大,取活检2枚。继续进镜至回肠中下段,黏膜表面弥漫性白霜样改变,可见乳白色液体渗出,于回肠下段取活检2枚。退镜观察结直肠黏膜未见异常,可见升结肠憩室,内黏膜光滑。
8.10病理诊断:(回肠末段)送检小肠粘膜组织表面绒毛变短增宽,部分绒毛间质疏松,纤维组织略增生,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粘膜固有层、粘膜肌层及粘膜下层淋巴管扩张,未见肯定的恶性肿瘤细胞,请结合临床及内镜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疑问
患者情况:
1.于今年4月查出病情,症状是消瘦,拉肚子,持续低蛋白血症(最低20以下),胸腹腔有积液,下肢水肿。
2.两次病理诊断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倾向弥漫大B淋巴瘤),通过RCHOP三次化疗(动脉灌注,介入法局部化疗),目前PET及小肠镜均显示肿瘤可能治愈,仅显示原肿瘤位置小肠粘膜粗糙。
3.患者的症状未有改善更加消瘦(饮食非常注意,有吃蛋白粉营养液),在累计打了30个人血白蛋白后,白蛋白也极低(20左右),下肢水肿,胸腔积液,大便不成形等等。
4.最新小肠镜检查显示,胃及小肠遍布大量白色弥漫液体,小肠淋巴管扩张,且白色液体渗出,怀疑是淋巴管扩张引起的。
5.最新病理报告中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粘膜固有层、粘膜肌层及粘膜下层淋巴管扩张,未见肯定的恶性肿瘤细胞,请结合临床及内镜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自4月治疗至今,显示肿瘤改善显著,但低蛋白血症及水肿,积液等症状未有一丁点缓解。

答复
1、患者2023.4.7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小肠镜+病理诊断:胃、小肠弥漫性白霜样改变 淋巴管扩张可能;回肠末端肿物并溃疡形成 起源于间叶组织可能性大。说明治疗前已经发现胃肠道淋巴管扩张。这种扩张很可能是继发肿瘤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原发的。因为没有发病前的胃肠镜资料,无法证实。确诊淋巴管扩张,主要靠胃肠镜和病理。经过3个周期RCHOP治疗,复查胃肠镜和PETCT显示原有肿瘤消失。2023.8.7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行胃肠镜见胃、小肠和回肠弥漫性白霜样改变,淋巴管扩张可能;回肠中下段,黏膜表面弥漫性白霜样改变,可见乳白色液体渗出。病理诊断:(回肠末段)粘膜固有层、粘膜肌层及粘膜下层淋巴管扩张,未见肯定的恶性肿瘤细胞。所以,胃肠道淋巴管扩张有胃肠镜和病理两方面的证据,诊断应该可以成立。由于肠镜可见回肠中下段,黏膜表面弥漫性白霜样改变,乳白色液体渗出,考虑存在一定程度的淋巴液漏出,这是肠道淋巴管扩张的结果。
胃肠道淋巴管扩张可以导致腹泻、营养吸收障碍、营养状况差、血液的营养相关指标无改善等。建议请医院营养科会诊,合理进行低脂饮食,可能改善肠道营养吸收。另外,加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病因可能与肿瘤相关,因此,在有力支持治疗情况下,建议适当时候继续抗肿瘤治疗。
淋巴管扩张可能和淋巴管梗阻有关,梗阻可能和肿瘤有关,梗阻后可能出现淋巴液外漏。肠镜和病理是主要的确诊方法。胃肠道淋巴管扩张可以导致腹泻、营养吸收障碍、营养状况差、血液的营养相关指标无改善等。建议请医院营养科会诊,合理进行低脂饮食,可能改善肠道营养吸收。另外,加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由于病因可能与肿瘤相关,因此,在有力支持治疗情况下,建议适当时候继续抗肿瘤治疗。
2、一般情况下,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化疗多采用RCHOP方案,给药方法以静脉化疗为多,优点是方便、有效,接受度好。大多数医院血液科和肿瘤科没有进行动脉灌注的介入治疗的条件。
3、根据2023.7.6 州信医学影像行PET/CT报告: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 期化疗后,较化疗前 2023.03.24PET-/CT相比:①前次回肠末端团块状FDG高代谢灶,此次未见异常显示,
示肿瘤活性基本抑制;②部分升结肠管壁稍增厚,FDG代谢增高,较前相比范围增大(结肠肝曲及乙状结肠处略明显,SUVmax5.3-6.6),请结合临床、肠镜。说明,回肠末端的肿瘤已经缓解,后来的胃肠镜和病理也证实。但是部分升结肠管壁稍增厚,FDG代谢增高,较前相比范围增大,其性质,PETCT没有肯定答案,要求结合临床和肠镜。一个月后的肠镜和病理证实没有肿瘤,有淋巴管扩张。这些资料支持达到PETCT影像下的完全缓解,术语是CMR。但这并不意味着体内肯定没有残留肿瘤细胞的可能,所以建议常规化疗要继续进行到总共6-8个周期。
4、本病人的检查资料支持达到PETCT影像下的完全缓解,术语是CMR。但这并不意味着体内肯定没有残留肿瘤细胞的可能,所以常规化疗要进行6-8个周期。如果病人能够耐受,可以考虑继续化疗到6周期,建议静脉化疗。配合专业的营养支持治疗。
5、如果病人能够耐受,可以考虑继续化疗到6周期,建议静脉化疗。现在中期评估已经完成了,目前达到CMR,一般每2个周期评估一次病情,但是再次PETCT评估可以在6周期完成后进行。目前情况下,一般不建议做中枢预防。疗程结束时建议做PETCT和胃肠镜。但是不排除必要时增加评估次数,这要根据病情变化情况而定。
6、病人肿块主要在回肠末端,病理检查没有特别不良预后指标,药物治疗比较敏感,如果治疗进程顺利,一般预后尚好。但是,病人有些影响预后的蛋白和基因指标没检查,例如c-Myc和P53,如果阳性就会明显影响预后,如有可能建议检查这些指标。另外,目前病人合并淋巴管扩张,营养状况差,影响治疗进程,可能影响预后。因此应该积极对症支持和抗肿瘤治疗,争取最好的结果。
2023-11-21_172639.jpg 文档_2023-11-21_172642 (2).jpg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