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24
- 您的身份
- 家属
- 病理报告
- 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 目前状态
- 康复0-1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家属
病理报告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目前状态康复0-1年
最后登录2025-1-18
|
最近因为买保险做了一些功课,也跟保险公司的专员提了好多尖锐问题。这篇帖子是从我个人角度出发,给需要的病友说说如何优化自己的保险配置。非保险从业人员,无利益相关,纯经验分享。
1.买商业保险的必要性?
先谈谈保险的必要性,商业险作为补充险,是为了防止重大医疗费用压垮整个家庭,而保险的配置和优化是为了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根据淋巴瘤之家白皮书2022版的数据,受访患者自费比例占总医疗支出的56%,2021年的自费医疗支出占其家庭年收入均值的157%,远超国际公认的灾难性家庭支出。
就比如我个人来说,码农专业同学34人,截止目前送走了三个半,两个癌症,一个猝死,一个脑中风偏瘫,算半个,其中让我最沉痛的是一个深圳的拼搏者,因为熬夜加班,咖啡香烟长期为伍,自己几年时间在罗湖买了套房,但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挺好的,但是因为平时忙,也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某次体检发现癌症中晚期,并转移脏器,最后是卖了房也没治好,老婆也跑路了,自己儿子跟着爷爷奶奶,我们同班同学还发动过一次捐款。
但是说实在的,救急不救穷,高端医疗费用本身就不便宜,与其指望他人,不如自救。从那时起,我自己开始研究配置保险,初衷也很简单,就是不想家破人亡,人财两空。
2.选线下保险还是互联网保险?
目前保险阵营分为两块,传统线下板块和新生代互联网板块。个人倾向于互联网板块(有一定法律、保险知识的可以考虑购买,缺乏基础知识建议补课)。传统线下偏贵、保险条款更加保守,互联网更加激进、理赔范围更广、价格便宜。但是互联网理赔是自己全套负责,线下购买的或许有专员协助,可以省点心。
互联网以消费型保险为主,线下以理财型保险为主(个人认为理财型不论是投资年限、理赔额度、理赔范围等等都有局限,理财年化率大约也在2%左右,不论是从投资、保障角度都属于全能型,但是都不精通,只能说有比没有强)。我个人倾向于分开购买不同险种,叠加主、附加条款,最大利益化。
3.买商业医疗保险花多少钱合适?
商业险作为补充险,个人认为首先要考虑性价比和量力而行,没有万能的全叠加险种,只能说相较而言有比没有好,各种情况大家量力而行。
我个人购买的都是互联网消费型保险,建议是家庭整体保费不应该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例如我个人补充后的保险是百万医疗(428元)+重疾险50万(910元)+意外保险(125元),我个人接近1500元每年。
如果按一个人1500-2500浮动计算,全家都符合投保条件的一家三口接近6000元,一家5口接近1万元,可能有的人觉得这个费用在承受范围内,但是实际上一个家庭收入不仅仅在于数据化,家庭收入和可支配收入是两个概念。例如三线某3口家庭年收入10万(夫妻),折合月收入大约在8000,除去房贷车贷教育子女等日常开销,可能月结余不足千元,一年也就只能积攒2-5万左右的结余,那么接近1万的保险净支出是否有必要,就有待思量了。
4.家庭需要配置哪些商业医疗险?
首先,个人认为百万医疗和意外险是必须购买的,价格不贵性价比也还可以,住院基本有保障。这里着重强调一点特殊药品的问题,很多百万医疗卡死在特殊药品上,百万医疗也有条款陷阱,例如特殊药品100%报销,但是合同细则有个条款,叫以社保身份参保的投保人未经社保结算按60%报销,什么意思呢?有社保和没有社保投保价格是两个,如果我自己有社保是420元一年,没有社保就需要800多一年了。但是你的钱并不是白出的,比如说我需要购买奥布替尼,医院是3330一瓶,这个不是适应症没有医保报销,那么我就需要自费1300余元,三瓶就需要自费4000左右。如果我选择的是没有医保的百万医疗,那就是100%全额报销,区别就在这里,这就是社保身份的利与弊。
再谈重疾险,重疾险是一次性赔付的,如果家庭宽裕,可以考虑增加,最好是购买可以多次赔付的(这种只有线上才有)。目前赔付次数最多的是众安的某款多次理赔版,最多理赔5次,单次180天,超过180天复发或者转移就可以申请第二次理赔。线下通常重大疾病理赔一次,重大疾病该项服务即终止。
说一下重疾险的附加险,我昨天有空研究下某病友@我的保险条款,我发现有个附加条款很有意思,叫百万院外肿瘤特药费用医疗保证金,因为是重疾险附加条款,所以和百万医疗可以叠加。根据我与重疾险客服专员斗智斗勇的尖锐提问,理赔条件和社保结算条件是一致的。
那么最理想状态是一张发票百万医疗承担60%,重疾险附加条款承担60%,单张票据可以获得120%的赔付,次等是同类保险类型,分摊比例,即第一家保险公司赔付60%后的余额由第二家赔付剩余额,最下等是剩下的40%由第二家赔付60%,三种可能性都有,没有具体操作过,反正这个附加险大约10块钱一个月,算是补一个短板,如果有时间耗,司法解决第一种完美状态也不是不可能。
再谈一下门诊费用,门诊百万医疗也是社保原则,有病友看门诊社保不报销,这样的情况百万医疗保险仅承担60%,但是如果有门特,哪怕检查、药品只报销一块钱,剩下的保险公司也要全额承担。
5.已患病或待确诊患者能投保吗?
已患病患者(含体检、医院让随诊、疾病住院患者)需要根据保险公司条款进行确认,很可能无法有效投保,事前一定要核实自己相关资料,防止以后保险公司大数据筛查拒赔。
例如:某人3月因咳嗽检查CT,肺部有结节,这种情况下不论手术治愈还是过几年自动消失,都算既往症,保险公司承保的话,肺癌及支气管癌不在理赔范围。如果不说有结节情况,在保险公司查询到检查有结节的情况下(保险条款中通常有病人自述相关病史的环节),否认有但是查询到了相关证据,保险公司将彻底拒赔,大数据下没有个人隐私可言,所以认真属实填写内容有助于厘清权责关系,防止后期扯皮。
最后补充一句,和很多病友、保险人、医生、护士沟通过,其实收入越低的人群,越应该配置齐全的保险,因为没钱-不体检、不买保险-工作、加班、熬夜-作息不规律-生病-治疗费用惊人-治不了等死。所以希望大家有个正确的保险观念,也保持良好的心态,已患病的病人无法购买保险,但是还能买的,最差也要买个百万医疗,君不见照顾病人自己起早贪黑、心态崩溃又自己确诊恶性疾病的。
本人措辞可能太尖锐了,也肯定有人不认可或不爱听,我仅仅阐述一个概率学的事实,但愿大家都平安无事,能得到更好的治疗,不要因病至贫,也不要因费用而留有遗憾。祝愿大家都能走过弯路、皆是坦途,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