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只科普一些常识,供有兴趣的淋巴瘤病友了解。
首先,没有任何疫苗是“完美”的,既可以保护每个接种疫苗的人,而且对每个人都是100%的安全,这种东西不存在。
有效疫苗(即诱导保护性免疫的疫苗)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大多轻微且很快消失。
大多数被认为与接种疫苗有关的事件,实际上并非由疫苗本身引起——许多事件只是巧合,某些是由人为错误引起的。
虽然有些疫苗存在一些禁忌症,但不可能准确预测每个可能对疫苗有轻微或严重反应的人。通过遵循禁忌症的有关要求,可以将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降至最低。
WHO将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称为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无论疫苗是否是事件的原因,这一术语都适用。
但是,要把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AR-Adverse Reactions) ,即我们常说的副作用,与AEFI的关系搞清楚,AR是AEFI的一个亚组。
一些不良反应很明显,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那很明显是对疫苗的反应。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烧,或皮疹,很可能也是因为对疫苗的反应。注射后几分钟内发生的过敏反应,则毫无疑问是疫苗引起的反应。然而,并非所有由疫苗引起的事件都如此明显。
医学界用很严格的方法来确定那些事件是巧合,即所谓偶合(Coincidental Events ),那些的确是疫苗的副作用。当然,确定性(Level of Certainty)是无法做到100%的,疾病的事情永远都做不到万无一失,因为我们不是上帝。
AEFI有5种可能的原因:
1)对疫苗配方的反应(例如,一部分人对疫苗佐剂严重过敏); 2)疫苗本身存在缺陷(例如,生产工艺有问题); 3)接种相关的问题(例如,冷链失效); 4)与焦虑相关的反应(例如,晕厥); 5)巧合事件(除上述4种情况外的其它情况,例如,并发其它无关疾病)
如果发生了严重的AEFI,比如说出现了重病,甚至死亡事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的评估,WHO为此专门提供了指南(WHO Causality Assessment Guidelines),通过采用如下步骤来进行分析:
1)疫苗是否先于事件的发生?例如,如果之前已经有皮疹,那么无法确定皮疹是疫苗的副作用; 2)是否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有除疫苗之外的原因?是不是有潜在的健康状况,例如之前的体检已发现血糖升高,那么之后确诊糖尿病无法确定是与疫苗相关的; 3)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疫苗导致了这一事件吗?例如,接种后发生了感染。当使用活疫苗时,这一点很重要,但对于其他类型的疫苗则不那么重要; 4)是否与疫苗存在已知的因果关系?如果是,该事件是否在风险增加的时间窗口内?这就是比较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人群之间风险的研究可能有用的地方。如果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存在已知的风险增加,那么它支持个体层面的因果关系,例如,如果发现接种人群中白血病发病率相对于未接种人群有显著升高,那么可以认为疫苗与白血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5)对于疫苗是如何导致该事件的,是否有一个生物学上合理解释?科学的发展,通常都是先提出一个从理论上说得通的假设,然后不断的用证据去试图否定这个假设,当所有这样的努力都失败了以后,就认为这个假设是真理,但如果一开始没有理论依据,那么仅仅依靠观察所得来的结果是无法确定为真理的。假设我们观察到了白血病风险的升高,但是始终无法给出一个生物学上的合理解释,那么就不能把“疫苗引起白血病”当作真理,要继续去找理论上的依据; 6)是否有强有力的证据否定因果关系?当我们无法提供正面的证据时,如果能够拿出反面的证据,证明不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那也是可以的。例如,当只有阴性和阳性两个选项的时候,如果能证明不是阴性,那么一定是阳性。
总之,科学严谨的,医学是严谨的,个别人出于利益或者其它原因可以撒谎,但是数据不会撒谎,整个科学界特别是医学界是不可能一起撒谎的,否则我们人类的医疗科技水平永远都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