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问诊于2022年1月30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克晓燕 门诊
病史 女性,33岁 2021.7无明显诱因出现,前期以低烧为主,持续一个月左右,后面体温越来越高,最高可达40.3℃,口服布洛芬退烧后一到两小时又开始反复发烧,查血示血红蛋白偏低100左右,肝功能指数偏高,其他正常。 2021.7查NK细胞活性2.6%,骨髓白血病43种融合基因阴性。骨髓活检:造血组织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比例增高,红系比例减低,巨核细胞未见减少,淋巴细胞散在,组织细胞可见,建议结合临床。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活跃,粒系比值增高占72%,红系比值减低占8.5%,细胞内外铁缺乏,形态异常淋巴细胞占3.5%,巨核细胞易见;噬血细胞可见(感染?淋巴瘤?HLH?)。骨髓免疫分型: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8%,比例明显降低,各淋巴亚群分布大致正常;原始区域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0.5%,分布散在;单核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5.5%,表型成熟;粒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84.5%,比例增高,未见明显发育异常。骨髓染色体:46,XX[20]。血清sCD25:2105 U/ml。 2021.7.29行PET/CT:全身多发淋巴结[纵隔(14*22mm,SUVmax16.8)、左颌下(10*15mm,SUVmax11.8)、右腋窝(8*12mm,SUVmax8.2)]、扁桃体SUVmax6.0、咽后壁SUVmax13.2、脾脏(9个肋单元,SUVmax5.3)、鼻咽部(5*7mm,SUVmax13.5)淋巴瘤可能性大;双肺多发小结节,炎性结节可能性大;左侧扁桃体炎;咽炎;结节性甲状腺肿(6*5mm,SUVmax8.1)?全身骨髓葡萄糖代谢增高(SUVmax2.9),考虑与发热相关可能性大。(纵隔血池SUVmax1.2,肝脏血池SUVmax2.0) 2021.8.10查血示:铁蛋白4243.81 ng/ml,总T细胞90.7%,NK细胞3.7%,红细胞2.78*10^12/L,血红蛋白67 g/L,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由于淋巴活检报告未出,当时情况比较紧急,先用化疗方案(依托泊苷+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一星期化疗两次,后由于白细胞与血红蛋白太低暂停化疗,期间还是发烧,37.5℃左右,医生怀疑是感染,但CT、血培养等都没查出有感染迹象,最后还是采取了抗感染治疗,大概治疗了十来天,发烧还是没能控制,又开始做各项检查,发现脾又大了,铁蛋白指数变高了(8.27铁蛋白6276.13 ng/ml),推荐换二线方案治疗。 2021.8.16病理诊断:(鼻咽部)黏膜慢性炎。(左颈淋巴结)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部分瘤细胞表达CD30(约占50%,强弱不等)。免疫组化:CD3+,CD5+,CD30+,CD20*-,CD79a-,CD21-,CD10-,MUM-1+,BCL-6弱+,BCL-2+,c-Myc+,CyclinD1-,P53+,Ki67#约90%,EBER-,CD3弱+,CD43+,CD7+,CD8+>CD4+,TiA-1散在+,TdT-,CD38-,Pax-5-,CD56-。诊断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IV期B组。 2021.9.18起予以二线方案CHPE+联合维布妥昔单抗+西达本胺(依托泊苷0.1g d1-3+环磷酰胺1000mg d1+多柔比星脂质体35mg d1+地塞米松15mg d1-5+西达本胺20mg+维布妥昔单抗75mg d0)治疗4周期,第一个疗程结束后发烧控制住了,各项指数都出现了好转,其中2021.10.18查血示:铁蛋白1076.42 ng/ml,总T细胞87.38%。超声示: 双侧颈部I、II、IV、V区、双侧腹股沟区、双侧腋窝多发低回声团,较大约2.5*1.3cm,考虑淋巴结,性质待定;余双侧颈部各区未见异常淋巴结及肿块。 2021.12.24(4疗后) 行PET/CT:鼻咽部(SUVmax4.9)及口咽后软组织(4*4mm,SUVmax3.3)、右侧咽后间隙(4*6mm,SUVmax3.2)及双侧颈部(右颈6*6mm, SUVmax3.5)淋巴结病灶仍有低度肿瘤活性,较前明显好转;双侧腋窝(5*6mm)、纵隔及双 侧肺门(6*7mm,SUVmax1.9)、双侧腹股沟(3*4mm)淋巴结病灶肿瘤活性已灭活,但未见完全吸收(Deauville评分5分);双侧扁桃体炎;左肺多发炎性结节;脾大;胆囊炎;左侧肾上腺增生;胃窦结石;回肠、乙状结肠、直肠肠炎。(纵隔SUVmax1.4,肝脏血池SUVmax2.3)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细胞占10%,为成熟型,未见肿瘤细胞。骨髓流式:未见明显免疫表型异常的淋巴细胞。疗效评估为大PR。 2021.12.27查血示:EB病毒核酸定量小于4*10~12,总T细胞91.2%,B淋巴细胞0.3%,CD8+T细胞52.92%,NK细胞8.18%,CD4/CD8: 0.73,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228个/μL,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40个/μL,红细胞计数3.43*10^12/L,血红蛋白96.7 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67*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0.65*10^9/L,β2微球蛋白3.65 μg/ml,血沉70 mm/h,前白蛋白164.9 mg/L,总蛋白55.9 g/L,尿酸397 μmol/L,磷1.69 mmol/L,免疫球蛋白M 0.42 g/L。 2021.12.29予以CHPE+西达本胺+维布妥昔单抗方案治疗。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 2022.1.20入院前两三天已经开始发烧,1.21查血示:D-二聚体784 ng/ml,CRP 10.1 mg/L,铁6.2 μmol/L,总铁结合力52.2μmol/L,铁饱和度0.12,总胆固醇5.42 mmol/L,甘油三酯2.12 mmol/L,免疫球蛋白M 0.57 g/L,乳酸脱氢酶529 U/L,α烃丁酸脱氢酶447 U/L,磷1.74 mmol/L,肌酐41μmol/L,白蛋白35.9 g/L,前白蛋白154.2 mg/L,血沉71 mm/h,铁蛋白1564.58 ng/ml,红细胞计数3.23*10^12/L,血红蛋白91.2 g/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0.114*10^12/L,外周血成熟淋巴细胞10%,总T细胞94.63%,NK细胞4.11%,B淋巴细胞0.33%,乙肝表面抗体451.75 mIU/ml,乙肝核心抗体1.31 PEIu/ml,β2微球蛋白5.52 μg/ml,sCD25 8007;1.25骨髓形态学:淋巴细胞占3.5%,为成熟型;骨髓流式未见成熟B淋巴细胞。 2022.1.28胸CT:两肺弥漫磨玻璃灶,先考虑感染性病变,复查较前好转;两肺多发实性小结节;纵隔、两侧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复查大致同前。超声示:双侧颈部IV、V区(1.7*0.9cm)、右侧腋窝(0.9*0.6cm)多发低回声团,考虑肿大淋巴结声像;余未见异常。 治疗期间同时服用枸橼酸钾颗粒、兰索拉唑肠溶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昂丹司琼片、氯化钾溶液、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双环醇片、乌苯美司胶囊、伏立康唑片等辅助治疗;目前还是反复发烧(最高38.7℃),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两性霉素、美罗培南、地塞米松、免疫球蛋白等,主要用激素退烧,上午注射后,下午就会全身出汗,然后就退烧了,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又开始发烧,每天都差不多是一样的症状;原本预计此次入院后采干,按之前方案做一次化疗后下次入院后再行移植;治疗期间下过2次病危。
疑问 1、根据患者目前的病情,是否判断为疾病进展导致?还是嗜血细胞综合征导致的反复发热?4疗后已评估为大PR,5疗后再次进展的可能性有多大? 2、请问主任还有哪些治疗方案或靶向药物可以选择?请主任出具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和用药规范。 3、针对反复发热的情况,还有哪些抗生素或药物可以使用? 4、现在的情况是否适合做自体干细胞移植?达到什么疗效做自体比较合适? 5、若自体暂不能选择,是否考虑异基因移植或CART治疗?有哪些风险?
答复 1、患者外周T-NHL,NOS,ⅣB期,合并噬血综合征,噬血方案化疗一周期,CHOP-西达本胺+CD30单抗×2,PET评估PR ,目前再次发热,LDH,β2-MG,ESR,SCP25明显增高,不排除噬血综合征反复,建议按嗜血方案给予治疗,可按2004方案试验治疗一段时间,如体温扔控制不住,可予DEP方案。①外周T合并噬血时,经常会出现病情反复,甚至CR时出现噬血。②因患者CD4+细胞较低,易合并感染,建议同时排查各类感染,包括TB,或实验性治疗。 2、二代测序,了解基因突变情况,寻找有针对性的靶向药,有些病人,CD30单抗+PD-1或地西他滨+西达本胺也有一定效果,但不如根据测序结果有针对性选靶向药。 3、如治疗达CR,可以考虑自体干细胞移植,如达不到CR,做自体移植复发率高。 4、T-NHL的CART治疗技术不成熟,CD5、CD4、CD7、CD30均可做为靶点,如其他药物疗效不佳,可寻找临床试验(CART) 5、必要时可以考虑异体移植,移植前最好能达CR,以减低复发率,如无法达缓解,异体移植+异体CART也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6、病理P53+,二代测序如有P53突变可以加用维奈托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