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橙色雨丝 于 2016-9-10 15:32 编辑
论坛上经常有人问:我这个是生发中心的,还是非生发中心的?提出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理解,因为这涉及到疾病的预后,美罗华的使用等。但是有的病友根本就不是弥漫大B淋巴瘤,也跑来问这个问题,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这个问题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在此啰嗦几句:
1)首先,只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才有生发中心和非生发中心的分型,其它类型的淋巴瘤,比如滤泡性淋巴瘤原本就是生发中心起源的,边缘区淋巴瘤顾名思义就是来自边缘区B细胞的,和生发中心没关系。 2)其次,弥漫大B其实是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废纸篓,在病理学上只要是大细胞的,呈弥漫性生长的,具有B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不好往其它类型归类的,都可以称作是弥漫大B淋巴瘤。除了常见的弥漫大B非特指型外,还有原发纵隔,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皮肤,富于T细胞,浆母细胞等一大堆亚型。 3)其实我们常说的生发和非生发中心的分型,指的是弥漫大B非特指型的进一步分类,非特指的意思就是不能把其归于其它任何一种有名有姓的亚型的弥漫大B淋巴瘤。 4)所谓生发中心亚型(GCB)指的是肿瘤细胞源于生发中心母细胞的淋巴瘤;所谓非生发中心亚型(Non-GCB),其实是一个含糊的概念,所有不是中心母细胞来源的都可以叫做非生发中心,狭义的说应该指的是生发中心外活化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ABC),有时也叫免疫母细胞的弥漫大B。 5)GCB类型比ABC类型在预后上的确要好,但是很多临床试验证实,在美罗华时代,两者之间的差距其实是不大的,说明单克隆抗体的使用对ABC类型的预后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有一些美罗华时代之前的临床试验,也没有发现两者的预后有很大差距,这是为什么呢? 6)理论上说,GCB和ABC的分型是需要通过基因表达谱(GEP)来做的,但是这个方法耗时,费力还昂贵。所以实践中都是通过免疫组化来做的,最常用的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医学中心病理和微生物系的Christine P. Hans等人建议的所谓Hans模型,即用CD10,MUM1和Bcl6这三个抗体的表达情况来确定分型。据研究,Hans模型做出来的结果与GEP的结果重合度大约是80%。这个准确度足够好吗?从成本上讲已经足够好了,但是这说明一部分人的分型其实是错误的。根据Hans模型,只要CD10阳性率大于30%,就可以确定是GCB。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29%怎么办?28%呢?阳性细胞比率其实都是估的,哪里有时间一个细胞一个细胞的去数!所以,可能因为一些主观的因素,ABC类型的被当成了GCB。 7)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有的,除了Hans之外,其实还有其它几种模型,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内布拉斯加医学中心病理和微生物系的Wing C. Chan等人在1993年建议的新模型。这个模型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GCET1和FOXP1两个免疫组化项目,得到的结果与GEP的重合度是93%!国内医院病理科也是可以用Chan或者叫做Choi模型的。 8)那么,关于是GCB还是ABC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吗?为此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值得吗?窃以为重要性不是太大。没错,美罗华对ABC的预后改善相对于GCB要大一些,但是无论如何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用美罗华的,因为在统计学上的10%的改善,落实到实践中,对于因此而治愈的人群来说,收获是100%!
2016年9月10日:
这个帖子放出来一年多了,可还是不断有人为这个问题纠结,在这里再简单总结一下,希望有关的讨论到此为止: 第一,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生发中心和非生发中心弥漫大B预后比较的临床研究,都是基于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的,在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生发中心亚型比非生发中心亚型的预后要好一些,而基于IHC即免疫组化以及相关模型推断出的亚型的划分,并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在预后上有明显的差别; 第二,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将弥漫大B分为生发中心型(GCB)和活化细胞型(ABC),另外有20%不可分型,即在基因表达上兼具两者的特点;通过免疫组化以及相关模型可以将所有的弥漫大B非特指型分成生发中心型(GCB)和非生发中心型(Non-GCB),严格地说后者不等于就是ABC型; 第三,未来,基因表达谱可能会成为淋巴瘤病理报告中的一部分,但那会是非常久远的事,所以,目前病理报告中的亚型的确定更重要的是指导临床用药,而不是辅助预后判断,比如说来那度胺、伊布替尼、依维莫斯、硼替佐米都对非生发中心有效率高,对生发中心有效率差; 第四,对于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即使是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做出的准确的分型对预后都没有提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