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79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5-2-5
![博学多才](static/image/common/boxue.png) ![一生平安](static/image/common/yisheng.png) ![康复0-1年](static/image/common/01.png)
|
发表于 2021-9-6 11: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其实从各种临床试验的结果来看,输注反应(IRR)发生率佳罗华(G)是显著高于美罗华(R)的,所以改成佳罗华后反而未出现输注反应应该是个体性差异的原因,不意味着佳罗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至于说有文献显示BTK抑制剂联合佳罗华治疗复发难治滤泡有较高缓解率,作者没有附上参考文献,我搜索了一下也没找到,不知道是哪个研究,到目前为止BTK抑制剂未获批滤泡的适应症,而且指南中也没有出现在滤泡性淋巴瘤治疗的任何一线方案中,可见在BR或BG方案的基础上加入BTK抑制剂是否增加获益并不明确,根据单个病例是完全无法下任何结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