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81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5-2-23
  
|
发表于 2020-7-29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血脑屏障穿透率只是一个方面,药物作用还取决于AUC,生物半衰期,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比如说有的药物必须要进入到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至少到达到一定浓度才有治疗效果,而有的药物只是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因此很低的浓度下也能见到一些效果。西达本胺是目前外周T治疗上常用的靶向药物,从动物试验来看具有一定的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只是还没有通过临床试验来验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