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81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5-2-25
  
|
发表于 2020-4-16 09: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本帖最后由 橙色雨丝 于 2020-4-16 09:08 编辑
之所以选用R2作为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的初治方案,是因为根据RELEVANCE三期临床研究,R-化疗与R2相比,在有效性上基本一样。在这项研究中,R-化疗之后采用美罗华维持,R2是先做六个周期,来那度胺每天20mg,如果CR,改为10mg,总共12个周期,如果PR仍然保持20mg,总共18个周期,美罗华则是在六个周期后改为每两个月一次,一共再进行12个周期。所以,R2用在初治的前提下,维持阶段其实也是R2。不按照规范来做,当然也可以,但是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就不能怪R2方案不好了,毕竟这项研究其实并没有达到首要终点,只是因为R2在安全性上更好才进入了指南。既然有了指南,又不按照指南来做,可能是医生认为自己比编写指南的专家更懂,或者认为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能按照指南来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