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下来的淋巴瘤亚型分型可是令人困惑。纵隔5.5公分 X 8.8 公分的肿瘤,应该是长了有几年了吧?它还侵袭了胸膜、双肺、肠膜区,那可是侵袭性的弥漫大B才有的特性嘛,怎么会是相对惰性的小B细胞呢?有可能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吗?抓紧时间做的骨髓穿刺的分析否定了,不是。 没招,只能将胸膜活检、肺部活检、纵隔穿刺活检的病理两次请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的专家做病理会诊,但两次返回的会诊结果都没有准确定论。12月28号再次请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会诊,仍然是没有分型定论。但是,专家给出了“预后不容乐观”的意见。
医生的整体思路是先治疗淋巴肿瘤,寄希望于化疗后,包绕着胸导管的淋巴肿瘤消肿,压力减小,乳糜液会减少,之后再来处理乳糜液问题。同时,女儿从她的胸导管医生朋友那给了我一套呼吸疗法,以减少每天的乳糜液流失量。另外,对淋巴肿瘤的治疗,因无法再分析亚型,只能先采用对非霍奇金通用的 R CHOP方案,看疗效如何,如果无效再探索换其他方案。
1月16日,第一次 R CHOP化疗,身体的反应极其激烈,连续两星期的胸口,腹部的疼痛让人死去活来,再加上连续8天升白针带来的腰骶椎疼,再坚强也只能一人躺在地上哼哼唧唧。但是,1月30日PET CT 检查第一次化疗的效果以便考虑方案是否合理时,观察到了怪异的现象:我的整个肿瘤已经全部溶化了,并且无任何僵尸残留物,身体各部位也无FDG热及淋巴瘤活性,与CR 相当。 故医生决定延续 R CHOP方案。 第三次化疗后,2月28 日再次全身增强CT仔细观察,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器官的评语都是“不起眼,平淡无奇,无可评论”,等等。据此,医生将原定的6次 R CHOP 减少为5次,4月27号 PET CT结疗检查,结论与1月30日的PET CT一样,化疗就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