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橙色雨丝 于 2018-6-21 15:38 编辑
接着报告来自EHA2018年会的消息。这两年来,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来说,双打、三打、以及双重表达得到极大重视,激进一点的医院对于所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都做c-Myc,Bcl-2和Bcl-6的检查。不过,Bcl-6免疫组化阳性,或者FISH阳性,是不是一定构成不良预后因素似乎仍有疑问,而另外一个独立的、基因层面的不良预后因素逐渐浮现,甚至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在几年之后,具有这种基因异常的大B会像双打一样成为一种单独的分型,这里所说的,就是p53突变。
Abstract S1549报告了一项意大利人做的III期临床试验,代号为FIL-DLCL04,试验入组了399位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接受短周期高密度R-CHOP+大剂量化疗+移植或高密度、全周期R-CHOP治疗,结果证实前者,即用移植巩固的治疗获得了更高的FFS(无失败生存),但是在OS(总生存)上没有区别。在试验中,研究者对Bcl-2,c-Myc和p53做了免疫组化,阳性的阈值分别取在50%,40%和30%,发现了19%是Bcl-2/c-Myc双重表达;在FISH检查中,发现9%是Bcl-2/c-Myc双重打击;用一代技术对p53基因做了测序,发现9%是突变型,剩下的91%是野生型,5年的EFS,野生型是72%,突变型是27%,可以说相差甚远,而且与免疫组化、FISH以及生发中心/非生发中心分型无关,p53基因突变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最后的结论是,这一类的患者需要“创新型药物”来治疗,换句话说就是,目前还没有什么好办法,尽可能参加新药临床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