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7|回复: 7

确诊非霍奇金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

主题

1

帖子

8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4-11-22
发表于 昨天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
谁能帮忙分析下报告?亲戚只发了报告单过来,看不懂,也不敢问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

主题

62

帖子

92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4-11-23
发表于 昨天 1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病理会诊:专家看切片
帮你咨询了一下AI:

根据提供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这份报告初步支持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但仍需结合临床情况和进一步检测确认。

支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特征

        1.        组织学表现:
        •        肿瘤细胞呈中到大型,具有椭圆形核、深染染色质、小核仁和中等至少量的胞质。
        •        弥漫分布,伴有明显异型性及细胞凋亡现象,符合DLBCL的典型病理特征。
        2.        免疫组化结果:
        •        CD79a (++): 明确为B细胞来源。
        •        CD10 (++), Bcl6 (70%+): 提示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
        •        Bcl2 (>90%+): 抗凋亡蛋白高表达,见于DLBCL及其他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
        •        Ki67 (80%+): 高增殖指数,符合DLBCL侵袭性特征。
        •        MUM1 (25%+): 表明部分活化的后生发中心阶段B细胞特征,进一步支持DLBCL的可能性。
        •        С-mус (50%+): C-myc蛋白表达,提示可能存在侵袭性更强的“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风险(需进一步基因重排检测确认)。
        3.        排除其他亚型:
        •        CD5 (-), Cyclin D1 (-): 排除套细胞淋巴瘤(MCL)。
        •        CD30 (-): 排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部分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        CD21 (-), CD23 (-): 排除滤泡性淋巴瘤和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中值得注意的结果

        1.        PD-L1 (22C3) (CPS: 20):提示中度PD-L1表达,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治疗有一定反应潜力。
        2.        C-MET (50% 2+, 10% 1+): 表明C-MET蛋白中度表达,可能提示更高的侵袭性,但其临床意义需结合基因检测。
        3.        С-mус (50%+): 需进一步检测C-myc、Bcl2和Bcl6的基因重排,确认是否存在“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这对判断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初步诊断

报告综合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最可能的诊断为: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具有生发中心特征(GCB型)。

进一步建议

        1.        基因检测:
        •        检测 C-myc、Bcl2、Bcl6 的基因重排,明确是否为“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
        •        C-MET通路相关基因扩增或突变分析。
        2.        治疗方向:
        •        化疗:DLBCL标准治疗为R-CHOP方案。
        •        靶向治疗:如有“双打击”特征,可考虑更强化的治疗方案。
        •        免疫治疗:中度PD-L1表达提示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敏感。
        3.        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评估肿瘤范围、分期及患者全身情况以制定治疗方案。

总结

报告支持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但亚型和预后判断需进一步分子检测补充。

另外两个指标:

PD-L1 (22C3) (CPS: 20) 的含义与肿瘤细胞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的潜在治疗响应有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PD-L1的基本概念

        •        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是一种表达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可通过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杀伤活性,帮助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        22C3 是一种抗体,用于检测组织样本中PD-L1的表达水平。

2. CPS的定义

CPS(Combined Positive Score,综合阳性评分)是PD-L1表达的一种计算方法,广泛用于评估PD-L1表达水平是否达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标准。CPS公式如下:


CPS = (PD-L1阳性的肿瘤细胞数+ PD-L1阳性的免疫细胞数)/所有可见肿瘤细胞总数*100

        •        阳性细胞: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均被计入,只要细胞表面检测到PD-L1。
        •        CPS值是一个百分比,但最高不超过100。

3. CPS: 20的意义

        •        该患者的CPS评分为20,表示:
        •        在检测区域内,每100个肿瘤细胞中约20个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检测到PD-L1表达。
        •        中等水平的PD-L1表达:CPS评分通常分为以下区间:
        •        CPS < 1:低表达或阴性。
        •        CPS 1-19:低到中等表达。
        •        CPS ≥ 20:高表达。

4. 临床意义

PD-L1的表达水平(CPS值)可帮助指导免疫治疗方案,特别是使用PD-1或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的患者。具体临床意义如下:
        1.        CPS ≥ 20的意义:
        •        通常表示患者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敏感。
        •        许多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中,CPS ≥ 20的患者显著获益。
        •        但部分低表达或阴性患者也可能对免疫治疗有效。
        2.        其他治疗考量:
        •        虽然PD-L1表达水平与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患者的整体肿瘤微环境、基因突变情况(如TP53、MSI状态)和病理类型同样重要。

5. 为什么CPS 20需要关注?

        •        患者的CPS值为20,达到部分治疗标准,例如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在某些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和胃癌)中常以CPS ≥ 10或≥ 20作为用药依据。
        •        对于淋巴瘤来说,CPS值可能也提示免疫疗法的潜在效果,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测结果和临床评估。

总结

PD-L1 (22C3) (CPS: 20) 表示患者的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达到中等水平,提示可能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一定反应潜力。下一步需结合其他分子检测结果、病理类型以及临床评估,决定是否使用免疫治疗或其他联合治疗方案。

C-MET (50% 2+, 10% 1+) 表示在肿瘤组织中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到的 C-MET蛋白表达水平,具体结果解读如下:

C-MET的生物学功能

        •        C-MET 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激活。它在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在某些恶性肿瘤中(如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肝癌和淋巴瘤),C-MET 通路常被激活,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        C-MET的检测 可用于判断肿瘤的侵袭性以及靶向治疗的潜在适应症(如C-MET抑制剂)。

结果解释:C-MET (50% 2+, 10% 1+)

        1.        表达比例:
        •        50% 2+:肿瘤组织中50%的细胞对C-MET抗体的染色呈现“中度阳性”(2+)。
        •        10% 1+:肿瘤组织中10%的细胞对C-MET抗体的染色呈现“弱阳性”(1+)。
        2.        染色强度分级(免疫组化常用评分体系):
        •        0:无染色(阴性)。
        •        1+:弱染色,仅在部分细胞膜或胞质中有轻微反应。
        •        2+:中度染色,明显可见,但不是强阳性。
        •        3+:强染色,广泛分布,通常提示高表达。
        3.        意义:
        •        C-MET表达比例和强度结合,提示该肿瘤具有一定程度的C-MET激活,可能对 C-MET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卡博替尼等)敏感。
        •        在该患者中,50%的中度阳性(2+)和10%的弱阳性(1+)表明C-MET表达中等偏低,但可能仍具有临床意义。

临床应用

        1.        预测侵袭性:C-MET过表达通常与肿瘤侵袭性和转移风险增加相关。
        2.        靶向治疗:对于C-MET激活(如蛋白过表达或基因扩增)的肿瘤,C-MET抑制剂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3.        进一步检测:
        •        如果免疫组化提示C-MET表达阳性,可通过分子检测(如基因扩增或突变分析)评估是否存在 C-MET基因扩增 或 激活突变。

总结

C-MET (50% 2+, 10% 1+) 表示肿瘤中有部分细胞表达中度水平的C-MET,提示肿瘤可能通过C-MET通路部分获益。是否采用C-MET靶向治疗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分子检测结果和治疗方案综合考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

主题

93

帖子

894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4-11-22
发表于 昨天 1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是双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

主题

62

帖子

92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4-11-23
发表于 昨天 1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另外,对于P53(20%,強弱不等+):

P53 (20%,强弱不等 +) 是指在患者的肿瘤样本中,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20%,且表达的强度在不同细胞中有所不同(从弱到强不等)。以下是具体解读:

1. 什么是P53?

        •        P53基因(TP53)被称为“基因组守护者”,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
        •        正常情况下,P53蛋白通过以下机制抑制肿瘤生长:
        1.        监测DNA损伤并修复。
        2.        诱导细胞凋亡(当细胞DNA损伤无法修复时)。
        3.        抑制异常细胞增殖。
        •        P53异常(如突变或表达缺失) 常见于多种肿瘤,是肿瘤发生和进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2. P53 (20%, 强弱不等 +) 的含义

        •        阳性率20%:
约20%的肿瘤细胞表达P53蛋白。阳性率较低,提示以下可能:
        1.        P53功能可能尚未完全丧失:残余正常的P53功能仍可能部分调控细胞行为。
        2.        突变型P53积累:突变后,P53蛋白可能异常稳定,导致部分细胞中呈现阳性表达。
        •        强弱不等 +:
表明不同肿瘤细胞内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不同,提示肿瘤可能存在异质性,或表达与突变的影响程度不一。

3. 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P53表达水平与肿瘤的行为、患者预后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1)功能正常的P53

        •        低水平表达或未见明显阳性,提示P53功能正常,可通过细胞凋亡和DNA修复维持细胞稳定。

(2)突变型P53

        •        突变会导致P53蛋白积累,因此在免疫组化中可表现为阳性。
        •        P53突变与以下特点相关:
        1.        治疗耐药:包括化疗和放疗。
        2.        侵袭性强:肿瘤易转移和复发。
        3.        预后较差:尤其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某些实体瘤中。

(3)20%阳性率的解读

        •        中等表达(20%):可能提示P53突变的比例较低,肿瘤的恶性程度可能不及高表达(如>50%)。
        •        需结合其他指标(如Ki-67、Bcl-2等)综合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和患者预后。

4. 强弱不等表达的意义

        •        强弱不等的P53表达提示肿瘤的异质性,说明肿瘤内部可能有多个亚克隆,部分克隆的P53功能完全丧失,而另一些克隆可能仍有部分功能。
        •        这种异质性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均匀,部分细胞对治疗敏感,而另一部分耐药。

5. 对治疗的影响

P53异常的治疗挑战

        •        突变型P53常与化疗耐药相关,因为肿瘤细胞难以通过正常的P53途径进入凋亡。
        •        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顺铂)通过诱导DNA损伤来杀伤肿瘤细胞,而P53突变可能削弱这一作用。

靶向治疗方向

        1.        HDAC抑制剂(如西达本胺):
可通过调控P53相关通路间接激活肿瘤抑制功能。
        2.        MDM2抑制剂:
适用于野生型P53肿瘤,通过阻断MDM2对P53的降解,增强P53活性。
        3.        免疫治疗:
TP53突变可能影响肿瘤微环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在某些情况下可改善治疗效果。

6. 需要注意的检测补充

        •        TP53基因突变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突变,以及突变类型(如错义突变、缺失等)。
        •        结合其他免疫组化指标:如Ki-67(增殖指数)和Bcl-2(凋亡抑制)等,全面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和治疗难度。

总结

P53 (20%, 强弱不等 +) 表明肿瘤中有20%的细胞表达P53蛋白,且表达强度不均,可能提示肿瘤异质性较强。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他病理学指标和TP53基因突变检测,进一步评估肿瘤的侵袭性、治疗敏感性以及预后。根据结果,可以考虑化疗、靶向治疗(如HDAC抑制剂)或免疫疗法等个体化治疗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主题

134

帖子

293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4-11-22
发表于 昨天 1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生发中心亚型,双表达,要做FISH排除双打击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

主题

18

帖子

170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最后登录
2024-11-22
发表于 昨天 1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

主题

378

帖子

613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最后登录
2024-11-22
发表于 昨天 2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双表达 弥漫大b,无保险、家庭不富裕,用r-chop方案。有保险 pola-r-chp,和医生确认一下,对生发中心,是否合适。 如果有钱,建议做fish检测、b细胞基因检测,这些办了门特后,北京是可以走医保,如果当地花费高,异地门特做。可以治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

主题

45

帖子

251

家园豆

目前状态
待确诊
最后登录
2024-11-22
发表于 昨天 2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表于 2024-11-22 18:13
帮你咨询了一下AI:

根据提供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这份报告初步支持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但仍需结合临床情况和进一步检测确认。

支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特征

&nbsp; &nbsp; &nbsp; &nbsp; 1.&nbsp; &nbsp; &nbsp; &nbsp; 组织学表现: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肿瘤细胞呈中到大型,具有椭圆形核、深染染色质、小核仁和中等至少量的胞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弥漫分布,伴有明显异型性及细胞凋亡现象,符合DLBCL的典型病理特征。
&nbsp; &nbsp; &nbsp; &nbsp; 2.&nbsp; &nbsp; &nbsp; &nbsp; 免疫组化结果: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D79a (++): 明确为B细胞来源。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D10 (++), Bcl6 (70%+): 提示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Bcl2 (&gt;90%+): 抗凋亡蛋白高表达,见于DLBCL及其他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Ki67 (80%+): 高增殖指数,符合DLBCL侵袭性特征。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MUM1 (25%+): 表明部分活化的后生发中心阶段B细胞特征,进一步支持DLBCL的可能性。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С-mус (50%+): C-myc蛋白表达,提示可能存在侵袭性更强的“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风险(需进一步基因重排检测确认)。
&nbsp; &nbsp; &nbsp; &nbsp; 3.&nbsp; &nbsp; &nbsp; &nbsp; 排除其他亚型: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D5 (-), Cyclin D1 (-): 排除套细胞淋巴瘤(MCL)。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D30 (-): 排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部分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D21 (-), CD23 (-): 排除滤泡性淋巴瘤和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中值得注意的结果

&nbsp; &nbsp; &nbsp; &nbsp; 1.&nbsp; &nbsp; &nbsp; &nbsp; PD-L1 (22C3) (CPS: 20):提示中度PD-L1表达,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治疗有一定反应潜力。
&nbsp; &nbsp; &nbsp; &nbsp; 2.&nbsp; &nbsp; &nbsp; &nbsp; C-MET (50% 2+, 10% 1+): 表明C-MET蛋白中度表达,可能提示更高的侵袭性,但其临床意义需结合基因检测。
&nbsp; &nbsp; &nbsp; &nbsp; 3.&nbsp; &nbsp; &nbsp; &nbsp; С-mус (50%+): 需进一步检测C-myc、Bcl2和Bcl6的基因重排,确认是否存在“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这对判断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初步诊断

报告综合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最可能的诊断为: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具有生发中心特征(GCB型)。

进一步建议

&nbsp; &nbsp; &nbsp; &nbsp; 1.&nbsp; &nbsp; &nbsp; &nbsp; 基因检测: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检测 C-myc、Bcl2、Bcl6 的基因重排,明确是否为“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MET通路相关基因扩增或突变分析。
&nbsp; &nbsp; &nbsp; &nbsp; 2.&nbsp; &nbsp; &nbsp; &nbsp; 治疗方向: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化疗:DLBCL标准治疗为R-CHOP方案。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靶向治疗:如有“双打击”特征,可考虑更强化的治疗方案。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免疫治疗:中度PD-L1表达提示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敏感。
&nbsp; &nbsp; &nbsp; &nbsp; 3.&nbsp; &nbsp; &nbsp; &nbsp; 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评估肿瘤范围、分期及患者全身情况以制定治疗方案。

总结

报告支持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但亚型和预后判断需进一步分子检测补充。

另外两个指标:

PD-L1 (22C3) (CPS: 20) 的含义与肿瘤细胞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的潜在治疗响应有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PD-L1的基本概念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是一种表达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可通过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杀伤活性,帮助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2C3 是一种抗体,用于检测组织样本中PD-L1的表达水平。

2. CPS的定义

CPS(Combined Positive Score,综合阳性评分)是PD-L1表达的一种计算方法,广泛用于评估PD-L1表达水平是否达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标准。CPS公式如下:


CPS = (PD-L1阳性的肿瘤细胞数+ PD-L1阳性的免疫细胞数)/所有可见肿瘤细胞总数*100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阳性细胞: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均被计入,只要细胞表面检测到PD-L1。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PS值是一个百分比,但最高不超过100。

3. CPS: 20的意义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该患者的CPS评分为20,表示: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在检测区域内,每100个肿瘤细胞中约20个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检测到PD-L1表达。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中等水平的PD-L1表达:CPS评分通常分为以下区间: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PS &lt; 1:低表达或阴性。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PS 1-19:低到中等表达。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PS ≥ 20:高表达。

4. 临床意义

PD-L1的表达水平(CPS值)可帮助指导免疫治疗方案,特别是使用PD-1或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的患者。具体临床意义如下:
&nbsp; &nbsp; &nbsp; &nbsp; 1.&nbsp; &nbsp; &nbsp; &nbsp; CPS ≥ 20的意义: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通常表示患者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敏感。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许多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中,CPS ≥ 20的患者显著获益。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但部分低表达或阴性患者也可能对免疫治疗有效。
&nbsp; &nbsp; &nbsp; &nbsp; 2.&nbsp; &nbsp; &nbsp; &nbsp; 其他治疗考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虽然PD-L1表达水平与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患者的整体肿瘤微环境、基因突变情况(如TP53、MSI状态)和病理类型同样重要。

5. 为什么CPS 20需要关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患者的CPS值为20,达到部分治疗标准,例如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在某些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和胃癌)中常以CPS ≥ 10或≥ 20作为用药依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对于淋巴瘤来说,CPS值可能也提示免疫疗法的潜在效果,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测结果和临床评估。

总结

PD-L1 (22C3) (CPS: 20) 表示患者的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达到中等水平,提示可能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一定反应潜力。下一步需结合其他分子检测结果、病理类型以及临床评估,决定是否使用免疫治疗或其他联合治疗方案。

C-MET (50% 2+, 10% 1+) 表示在肿瘤组织中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到的 C-MET蛋白表达水平,具体结果解读如下:

C-MET的生物学功能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MET 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激活。它在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在某些恶性肿瘤中(如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肝癌和淋巴瘤),C-MET 通路常被激活,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MET的检测 可用于判断肿瘤的侵袭性以及靶向治疗的潜在适应症(如C-MET抑制剂)。

结果解释:C-MET (50% 2+, 10% 1+)

&nbsp; &nbsp; &nbsp; &nbsp; 1.&nbsp; &nbsp; &nbsp; &nbsp; 表达比例: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50% 2+:肿瘤组织中50%的细胞对C-MET抗体的染色呈现“中度阳性”(2+)。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10% 1+:肿瘤组织中10%的细胞对C-MET抗体的染色呈现“弱阳性”(1+)。
&nbsp; &nbsp; &nbsp; &nbsp; 2.&nbsp; &nbsp; &nbsp; &nbsp; 染色强度分级(免疫组化常用评分体系):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0:无染色(阴性)。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1+:弱染色,仅在部分细胞膜或胞质中有轻微反应。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中度染色,明显可见,但不是强阳性。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3+:强染色,广泛分布,通常提示高表达。
&nbsp; &nbsp; &nbsp; &nbsp; 3.&nbsp; &nbsp; &nbsp; &nbsp; 意义: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C-MET表达比例和强度结合,提示该肿瘤具有一定程度的C-MET激活,可能对 C-MET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卡博替尼等)敏感。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在该患者中,50%的中度阳性(2+)和10%的弱阳性(1+)表明C-MET表达中等偏低,但可能仍具有临床意义。

临床应用

&nbsp; &nbsp; &nbsp; &nbsp; 1.&nbsp; &nbsp; &nbsp; &nbsp; 预测侵袭性:C-MET过表达通常与肿瘤侵袭性和转移风险增加相关。
&nbsp; &nbsp; &nbsp; &nbsp; 2.&nbsp; &nbsp; &nbsp; &nbsp; 靶向治疗:对于C-MET激活(如蛋白过表达或基因扩增)的肿瘤,C-MET抑制剂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nbsp; &nbsp; &nbsp; &nbsp; 3.&nbsp; &nbsp; &nbsp; &nbsp; 进一步检测: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如果免疫组化提示C-MET表达阳性,可通过分子检测(如基因扩增或突变分析)评估是否存在 C-MET基因扩增 或 激活突变。

总结

C-MET (50% 2+, 10% 1+) 表示肿瘤中有部分细胞表达中度水平的C-MET,提示肿瘤可能通过C-MET通路部分获益。是否采用C-MET靶向治疗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分子检测结果和治疗方案综合考虑。

如何咨询AI,什么软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