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isom 于 2013-6-4 12:13 编辑
患者情况:性格:男 年龄:33岁 身体素质较为良好,ipi评分 2分
提纲:发病过程—病理诊断—目前的困惑—病情叙述—治疗方案—现状(第一期疗效评估)
一、发病过程: 3月上旬,左肩胛骨位置疼痛伴随左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开始求医,分别做了x光和b超,医生均表示无大碍,针对左肩胛骨位置疼痛,怀疑肌肉拉伤发炎,开了治伤膏药,贴后明显缓解,但偶有剧烈的针刺式疼痛。针对于左耳前淋巴结肿大,b超后排除腮腺炎,怀疑体内炎症引发的淋巴结肿大,开了消炎药,吃好稍有改善,但一直未见完全消退。 4月22日起,左腹部胃部附近位置疼痛伴发烧,以为胃痛,吃胃药无明显缓解。4月23日凌晨前往浙二医院急诊,化验后血液以及尿液中淀粉酶升高,在220左右,急诊b超提示,胰腺头部肿大,胰体尾有一个3.9*3.6的囊腺体。结合此诊断急性胰腺炎伴有胰腺囊腺瘤入院。住院期间,进行断食断水,并进行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治疗。 在住院期间,左肩胛骨位置疼痛加剧,拍了胸腔ct,检查之后发现,左侧胸腔位置有十几公分肿瘤状肿块。于是立刻在安排在b超引导下做了穿刺。并将穿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 入院一周左右,急性胰腺炎治疗基本进入尾声,断水断食结束。但是,左侧耳前淋巴结位置的疼痛急速加剧,肿块明显增大,导致左脸全脸神经疼痛,无法张嘴以及咀嚼。
二、病理诊断:
第一份诊断报告:5月6日,浙二的第一份病理诊断报告完成。结果提示:(左侧胸腔肿块穿刺)类圆形、中等大小细胞肿瘤,灶性侵润横纹肌,免疫组化结果:CD3+散在Tcell,CD45RO+散在Tcell,CD79a+++,CD20+++,bcl6+++,CD10+++,Ki67+++,MUM1 —。结果提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GCB型)。 与此同时,我们要求院方将组织切了白片提交了美国ucla进行同步诊断和免疫组化试验。
第二份诊断报告:5月7日,为了进一步确诊,将浙二的病理诊断报告以及免疫组化片子送往浙一病理科余心如教授处会诊,会诊结果与浙二同。
第三份诊断报告:5月7日下午,奔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进行病理会诊。结果提示:(左侧胸腔肿块穿刺)高度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根据HE形态及免疫表型考虑为:(1)Burkitt淋巴瘤;(2)弥漫大B淋巴瘤。若临床制定治疗方案需要,可行相关基因异常检测鉴别两者。 原单位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瘤细胞:CD20+,CD79a+,CD10+,Ki67+(约100%),CD45RO—,CD3—,MUM1 —。 于是,我们赶回浙二医院,从所剩无几的组织蜡块上切了十个涂蜡白片送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分子病理诊断。
第四份诊断报告:5月14日,美国ucla病理诊断报告返回, 显微镜下检查:组织学切片显示小段纤维组织,其中见单一的异型淋巴样细胞侵润。这些细胞中等大小,多数核呈圆形,部分染色质开放,核分裂活跃。星空现象可见。未见明显坏死和肉芽肿。免疫组化:CD3:少数散在T细胞阳性CD20:阳性CD10:阳性CD23:阴性BCL2:阴性CD5: 少数散在T细胞阳性Pax5:阳性BCL6:阳性BCL1:阴性Ki67:阳性,99%—100% 诊断结果:符合Burkitt淋巴瘤(见镜检);免疫组化显示淋巴瘤阳性表达CD20,PAX5,CD10,BCL6和Ki67(99%—100%)
第五份诊断报告:5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子检查结果:(左侧胸腔肿块穿刺)淋巴瘤FISH法检测t(8q24)(c—myc):(—),即无c—myc基因相关易位。结果该结果,符合弥漫大B淋巴瘤(生发中心来源)
三、目前的困惑:(由于弥漫大b和burkitt预后差异非常大,而且目前没有剩余的组织可以再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所以亟待解决以下困惑)1.临床不敢完全确诊弥漫大B淋巴瘤,但可以肯定即使是弥漫大b淋巴瘤也属于高度侵袭性。2.C—myc分子诊断是否可以完全排除Burkitt淋巴瘤的可能性。3.C—myc会否由于原始组织提取或者处理不当而出现报假阴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