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伊布替尼
【商品名】Imbruvica 【通用名】Ibrutinib 【中文名】伊布替尼
是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目前已进入中国药监局(CFDA)审批流程,但尚未获批,因此国内尚未销售。 是医生口中好用的口服小药。
【作用机理】
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信号通路是众多肿瘤生长和播散的关键驱动者。BTK作为BCR信号肽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对B淋巴细胞的形成、分化、信息传递和生存至关重要。BTK是BCR通道可识别的信号肽分子,当该信号肽分子穿过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时,B淋巴细胞实现转运、趋化性和黏附作用的必需通道被激活,这为B细胞恶性肿瘤的形成提供了便利。
伊布替尼是一种小分子的BTK抑制剂,可与BTK活性位点上的半胱氨酸残基(Cys-481)选择性地共价结合,不可逆地抑制BTK的活性,进而抑制BC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效阻止肿瘤从B细胞迁移至适宜肿瘤生长的淋巴组织,减少B 细胞恶性增殖并诱导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治疗CLL和MCL的作用。非临床研究表明伊布替尼能够抑制恶性B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和存活。
【MCL试验数据】
研究人员纳入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 111 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平均年龄 68 岁,口服伊布替尼 560 mg,每日 1 次,平均治疗周期为 8.3 个月,其中 46% 患者治疗周期超过 12 个月,22% 患者治疗周期超过 2 年,评估的首要指标为总体有效率(ORR)。
研究结果发现,在中位数 26.7 个月的随访期内,伊布替尼治疗的总缓解率为 67%,其中完全缓解率为 23%,药效中位持续时间为 17.5 个月,总体生存率为 47%,24 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 31%。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腹泻(54%),体乏(50%),恶心(33%),呼吸困难(32%)。
另外,服药后伴发的并发感染有肺炎(8%)、尿路感染(4%)、蜂窝织炎(3%),伴发的血液学并发症有血小板减少(22%),中性粒细胞减少(19%),贫血(18%),严重的出血性并发症有血尿(2%)、硬脑膜下血肿(2%),且并发症多发生在治疗后 6 个月内。
【CLL试验数据】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 Mohammed Z H Farooqui 等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共纳入 51 名慢淋患者:47 名患者 17p13.1 缺失,4 名无 17p13.1. 缺失但有 TP53 畸变。所有患者病情活动,均需治疗。其中 35 名患者初治,16 名疾病复发 /难治。中位随访时间为 24 个月。 33 名初治和 15 名复发 / 难治性患者 6 个治疗周期内的反应可评估。97% 初治患者达客观有效,1 位患者在0-4 月时病情进展,80% 复发 / 难治性患者达客观有效。3 度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 24% 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14% 贫血,10% 血小板减少,6% 肺炎,3% 皮疹。
【服用剂量】 伊布替尼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避免毒副作用可能造成的风险。 通常剂量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每天3粒,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每天4粒。
【目前如何购买】https://www.house086.com/thread-47131-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