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医生曾说我丈夫只剩3个月的生命,是CAR-T改变了结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77

主题

1425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4-25
发表于 2025-4-17 1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我的丈夫是贵州遵义人,今年59岁。四年前,他突然确诊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一度得到完全缓解。然而,两年前,病魔再次卷土重来,导致他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医生的话语更是让我们心灰意冷。

如今回首过往,我万分庆幸当时的我没有选择放弃,也感谢CAR-T疗法让我看到了治疗的希望,为我的丈夫带来了宝贵的第二次生命。

以下就是我丈夫的故事。

偶然的发现,带来了淋巴瘤的噩耗

2020年4月,我丈夫在一次洗澡时意外发现右侧睾丸有些肿大。我们当地医院的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后告知我们,为了健康考虑,我丈夫的右侧睾丸需要切除。术后,病理结果如同一道晴天霹雳,我丈夫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我丈夫平常就是一个遇事非常理智和冷静的人,当他知道自己得了淋巴瘤后,依旧非常坚强。而我,虽然内心忐忑不安,却也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因为我知道,接下来的治疗需要我们一起努力面对,我们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来战胜病魔。


化疗完全缓解后又复发,医生宣判只剩3个月的时间

2020年6月,我的丈夫开始了化疗。那时,他出现了不少副作用——食欲不振、便秘、脱发、呕吐等等,这些不适让他倍感煎熬。但好在经过六次化疗后,他的病情终于得到了完全缓解(CR)。

病情好转后,我丈夫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节奏。时间来到2022年9月,我丈夫突然出现站立不稳和右手拿不稳东西的症状,我们连忙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起初医生怀疑是脑梗,后来做了一系列检查和颅内活检后,最终确认是淋巴瘤发生了颅内转移。

那段时间,疾病发展得非常迅速,我丈夫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反应迟钝,甚至记忆力也有明显的减退,医生甚至说他最多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我完全接受不了这个“判决”,但丈夫的状态的确越来越差,他先是在床上不能自己坐起来,后来变得完全无法自理,我的内心充满了痛苦。

终究不愿放弃,CAR-T疗法重新点亮我丈夫的生命

我还是没法放弃,开始四处求医问药,并回想起曾在网上看到过关于“120万治愈淋巴瘤”的新闻,经过一番搜索,我惊喜地发现重庆市肿瘤医院曾使用CAR-T疗法成功治愈过与我丈夫病情相似的病例。

我立刻联系了在重庆生活的女儿和女婿,他们迅速帮我预约了专家号。经过详细沟通后,专家建议我尽快将丈夫转院至他们医院,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后来,专家对我丈夫的病情进行了深入评估,并首先建议我丈夫进行6次化疗,化疗结束后,我丈夫成功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这让我万分欣喜,更坚定了治疗的信心。

2023年2月,医生为我丈夫制定了CAR-T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案。

2023年4月,我的丈夫住院回输了干细胞及CAR-T细胞,在出院前复查PET-CT时,他颅内的肿瘤病灶已经基本消失,病情达到了CR。


期盼我们的生活都越来越好

目前,我的丈夫一直坚持定期复查,并且每天都积极锻炼,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对于未来,我最大的期盼就是我丈夫能够彻底摆脱疾病的困扰,不再复发。

最近的检查结果依然良好

祝愿我们都能得偿所愿,收获理想的治疗效果,生活也因此而愈发美好!


专家寄语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特点是病情进展迅速,复发率高,预后较差。此病例中,患者经历了痛苦的化疗后,虽然获得了完全缓解,但不幸的是,病情复发并迅速恶化,颅内转移的出现更是加剧了治疗的难度。据统计,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5个月。因此,寻找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CAR-T疗法可为此类患者提供新的希望,其作为目前唯一有长生存证据且有治愈潜力的新型治疗手段(Axi-cel),可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带来高缓解和长生存,且CAR-T疗法越是早期应用,患者预后更佳。作为医生,愿所有淋巴瘤患者在科学的指引下,获得更深的缓解及治愈,找到生命的新篇章,祝愿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与幸福相伴。

专家介绍
3c4f040c918a70b79c3558375d9f6268.png
刘耀 教授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
  •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后
  • 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
  • 重庆市淋巴瘤精准诊疗国际合作工作站  领衔专家
  • 院淋巴瘤联合诊疗专家组  首席专家
  • 重庆市十佳科普使者,刘耀教授科普工作站  首席专家
  • 主要从事于淋巴肿瘤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70b1d2170f8cd6811ffa01c7b1cfdc44.png
南映瑜 教授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 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中西部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瘤协作组委员
  • 重庆市医学会血液学专委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 重庆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委
  • 重庆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
  • 重庆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精准医疗与分子诊断专委会常委
  •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淋巴肿瘤专委会常委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