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0|回复: 0

CAR-T联合放疗,成功缩小颈部巨大包块,助力原发耐药患者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77

主题

1425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4-25
发表于 2025-4-17 18: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在本期「CR曙光」栏目中,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将与大家分享一位原发耐药的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一线化疗无效后,通过CAR-T联合放射治疗,获得完全缓解的治疗经过以及引发的思考。

案例详情
患者:男性,现年28岁。
发病及治疗经历
外院就诊经历
2022年11月,因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就诊,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GCB型,Ann Arbor IIA期);患者确诊后立即进行了6个周期R-CHOP方案的化疗,然而治疗效果并不如预期,患者左侧颈部肿物迅速增大,疗效评估为 PD(疾病进展)状态。
本院就诊经历
  • 2023年10月进行Pola+R+吉西他滨方案化疗,肿物缩小不明显,LDH(乳酸脱氢酶)>1000也未明显下降,病情依然严峻;
  • 2023年10月 CAR-T采集
  • 2023年10月-2023年11月,进行超分割放射治疗,患者左颈部包块明显缩小,LDH逐渐下降至312 U/L;
  • 2023年11月完成CAR-T 回输;
  • 2023年12月PET-CT评估CR(完全缓解)至今。


主管医生访谈录

在转诊至我院之前,当时年仅27岁的患者已在外院进行了6个周期的R-CHOP方案一线治疗。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努力并未带来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出现疾病进展,给这位年轻患者带来了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

患者收治入我们科室的时候,左颈部肿物的体积非常大,颈部可见部分的肿物直径将近10厘米,导致患者⽓管受压右移,间断有进食后哽咽感, 并出现了炎性发热和明显的疼痛。

9665275a9fdebe39e21f9718a348edf4.png
PET-CT显示:患者左颈部多发软组织肿块

超分割放疗是安全有效的桥接治疗方案

对于此类早期进展/原发耐药的淋巴瘤患者,传统的化疗方案常常“束手无策”,原发耐药,二线挽救无效。我们团队一致认同,唯有采用CAR-T治疗,才是患者突破当前困境的优选路径。在我们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交代病情后,他们也欣然接受了CAR-T治疗的提议。

经过我与医疗团队的深入研讨和细致分析,我们确认放疗是最合适的桥接治疗方案。因为放疗不仅能够缩小肿瘤体积,还能有效破坏肿瘤细胞,促使抗原释放,从而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后续CAR–T治疗的效果。

但鉴于患者肿瘤体积庞大,放疗范围势必较广。为了兼顾安全性和疗效,我们原计划先通过化疗减轻肿瘤负荷,而后再实施放疗。然而,患者在接受Pola+R+吉西他滨化疗方案后,疗效并不理想,肿瘤体积未见明显缩减。

面对这一困境,我们果断调整策略,决定暂停化疗,转而依托与放疗科的紧密协作,采取每日早晚各一次的超分割放疗方案。这一调整最终取得了积极成效,患者颈部的肿瘤体积成功缩减过半。

曙光终现,CAR-T助患者涅槃重生

患者对CAR-T治疗的耐受性非常好,仅有1级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未出现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甚至都没有明显的血象下降表现,这让我们倍感欣慰,也看到了他重获新生的希望。
1c86f068a30efe7e1867f6350afc9dbe.png
回输1个月后,左颈部肿块明显缩小

CAR-T治疗后一个月评估时,患者即达到了CR状态,这一消息不仅让他本人和家人激动不已,也让我们团队深感自豪和欣慰。

如今,他已经踏上工作岗位,全面恢复了正常生活,祝福他未来展翅高飞。

案例给原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提示

对于高危患者,若治疗一年内出现进展,应尽早考虑CAR-T治疗。在最佳时机进行CAR-T治疗,可避免拖延病情,导致患者状态不佳、耐药程度增加和免疫耗竭,继而引发CAR-T治疗失败或疗效不佳。

对于化疗耐药患者,放疗桥接可有效降低肿瘤负荷,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释放肿瘤抗原,改善肿瘤微环境和微血管环境,提高CAR–T治疗的效果。北京协和医院目前已开展了较多放疗(尤其是超分割放疗)桥接CAR-T的探索。超分割放疗联合CAR-T治疗可增加肿瘤细胞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加深缓解且安全性良好。因此,超分割放疗有望成为化疗耐药患者安全有效的桥接治疗方案。

专家寄语
CAR-T治疗目前已在大B细胞淋巴瘤领域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其疗效显著,拥有长期随访数据,为患者长期生存提供了坚实保障。展望未来,希望CAR-T能为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多治愈希望,推动肿瘤治疗迈向新高度,最终实现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模式的革新,赋予患者更长久、更高质量的生存希望。

专家介绍   

1.png
张薇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老年淋巴瘤学会青年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
  •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血液疾病专家委员会秘书
  • 主要擅长淋巴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
  • 主要参与主持多项面上、首都特色、北京自然科学基金
  •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撰写SCI及核心期刊杂志70余篇
  • 参与编写《淋巴瘤》《协和血液病学》等著作


2.png
侯晓荣
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会免疫放疗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青委会副主委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放射治疗装备技术分会常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临床研究协作组常委
  • 北京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科医师(技师)分会理事
  •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