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侵袭性和异质性特征,很多淋巴瘤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的研发,DLBCL的治疗有了显著的突破,为更多DLBCL患者带来更多的治愈希望。本期淋巴瘤大讲堂,由北京卫联健康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慢病健康科普传播工程,弥雾有光-血液淋巴瘤患者教育项目,邀请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陶思博士为我们深度解析DLBCL治疗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鼓励大家坚定治疗信心,与病魔抗争到底,共同朝着完全缓解(CR)的目标迈进。
视频讲解更加精彩全面,建议您在wifi下观看
1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淋巴瘤,这一源自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多样,需警惕。如体温超过38度的发热;夜间盗汗,严重时衣物可被汗水湿透;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这些都被称为B症状。此外,在颈部、锁骨上、腋窝及颌下等浅表部位会出现无痛性肿大的淋巴结,还有的可能在腹腔、胸腔甚至颅内形成肿块,引发一系列压迫症状,如腰背疼痛、呼吸困难、面部浮肿、咳嗽及胸闷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需立即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2 DLBCL患者要做哪些检查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包括DLBCL确诊的金标准。通过切除肿大淋巴结、粗针穿刺或利用胃镜、肠镜等特殊手段获取病理组织,病理科医生进行染色、分子检测及免疫组化等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检查,最终完善病理报告,明确淋巴瘤的诊断结果。
确诊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于后续的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主要包括:
常规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评估体能状态,检查是否存在如糖尿病、冠心病、结核等基础疾病,并进行乙肝等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一系列生化检查,特别是β2M、乳酸脱氢酶等指标,这些对于患者的预后判断非常重要。
影像学检查
为明确病理分期与预后评估,PET-CT成为DLBCL检查中的重要检查。同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肺功能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评估项目,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穿刺检查
若患者出现明显的骨髓侵犯,骨髓穿刺活检将成为明确诊断的必要步骤。若怀疑淋巴瘤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腰椎穿刺检查则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检查,可以对DLBCL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坚实的基础。
3 DLBCL一线治疗很重要,要尽可能实现深度缓解 DLBCL是可以治愈的,医学上治愈的定义是通过适当的治疗实现长期生存,通常以五年无进展生存作为评估标准。若DLBCL患者在五年内未复发,便可视为达到治愈状态。因此,实现长期且深度的缓解是DLBCL一线治疗的重要目标。
DLBCL主要治疗方式有化疗、放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分期、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分子分型等因素,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一线治疗方案。为了提高治愈率,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足疗程、规范化的治疗。
目前,R-CHOP是DLBCL一线标准治疗方案,约50%到60%的初治患者能够通过该方案实现治愈,但是仍有40%的患者可能出现复发或耐药问题,并且多数复发常发生在两年内。为了改善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维泊妥珠单抗作为一种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能够更加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展现出更强的抗肿瘤效果。POLARIX研究是一项国际性Ⅲ期研究,结果显示,与标准R-CHOP方案相比,Pola-R-CHP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而且,患者能够实现更深度的缓解,同时降低后续移植和CAR-T治疗的需求。因此,2024年CSCO指南已将Pola-R-CHP作为DLBCL一线治疗的Ⅰ级推荐。
Pola-R-CHP方案适用于以下DLBCL患者: 1)≤60岁,低危伴大肿块或中低危患者 2)≤60岁,中高危、高危复发风险患者 3)60~80岁,且无心功能不全患者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亚型的DLBCL患者,如MCD亚型、NY亚型以及TP53突变患者,R-CHOP+X方案可能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望改变现有指南的推荐。这部分患者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可能会达到一个更好的生存。
4 复发难治DLBCL治疗方案探索
对于首次出现复发进展的DLBCL患者,2024 CSCO 指南给出了推荐方案,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首选方案是挽救性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二级推荐是参加临床试验或者CAR-T治疗,异基因移植则作为三级推荐备选。对于不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二线的化疗方案,如Pola+BR等,成为一线治疗选择。
对于二次以上复发进展的DLBCL患者2024 CSCO指南也有相应的推荐方案(下图)
然而,即使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在进行挽救化疗后约有50%的患者能够进入到移植阶段,而接受移植的患者中,也仅有50%的患者能够获得缓解,其中完全缓解仅有10%。这一现状凸显了传统治疗手段在复发难治DLBCL患者中的局限性,随着新药新疗法的出现,复发难治DLBCL患者的治疗前景正在逐渐改善。
1)CAR-T疗法提高了R/R DLBCL的缓解率
CAR-T细胞疗法,通过在体外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患者自身的外周血T细胞进行修饰,使其能够精准识别并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经过体外扩增培养后,这些经过改造的T细胞被重新注入患者体内,发挥强大的抗肿瘤效应。
与传统挽救性治疗相比,CAR-T疗法临床数据显示,其疾病缓解率高达83%,远高于传统治疗的58%,为R/R D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
尽管CAR-T疗法在疗效上取得了显著突破,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制备周期与复杂性:CAR-T制备时间长,过程复杂,患者在等待治疗期间可能会面临疾病进展的风险
患者条件限制: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如免疫功能状态、脏器功能等,这限制了部分患者的治疗选择。
专业医疗团队需求:由于CAR-T疗法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其操作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医疗团队和经验丰富的医生,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复发风险:尽管CAR-T疗法能够显著提高疾病缓解率,但在真实世界研究中,部分患者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复发。
高昂费用:目前,CAR-T疗法尚未纳入医保范围,其治疗费用昂贵,很多患者无法可及。
2)双抗带来治愈新希望
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是一种人工抗体,能够同时或依次精准地结合两种抗原,或是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其在治疗上展现出超越传统单抗药物的潜力,发挥“1+1>2”的效力。
以格非妥单抗为例,其治疗模式犹如人的双手协作,一手紧握肿瘤细胞,另一手则牵引着T细胞,共同对肿瘤发起精准而有力的攻击。这种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了对肿瘤的有效控制。研究数据在中国人群中显示了双抗的疗效:完全缓解率高达51.9%,总缓解率更是达到了66.7%。更令人振奋的是,中位完全缓解持续时间长达26.9个月,为患者提供了持久的疾病控制。
与CAR-T疗法相比,双抗在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方面的反应相对较小,患者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治疗的风险和患者的负担。
此外,Tafa、ADC药物以及塞利尼索等新型疗法也在不断探索中,为DLBCL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这些新药和新疗法的出现,改善了患者长期生存的机会。
硕士生导师,同济临床医学博士,德国分子医学博士,博士后,德国留学工作7年余
擅长领域: 淋巴瘤、胃肠道肿瘤,营养代谢、肠道微生态与肠干细胞调控
荣誉: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计划—领军人才 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持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江西省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 江西省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社会任职: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发表文章: SCI收录文章20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区TOP期刊6篇
END 编辑:悠然 |排版:悠然 | 审核:行风 心怡 声明:本资料仅为信息传递及知识普及之目的使用,不得取代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处方。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