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作为一位淋巴瘤病友,橙色雨丝在淋巴瘤之家的论坛上是一位大神级别的存在。他自学淋巴瘤病理及诊疗知识,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论坛病友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也会将国内外血液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转化成通俗易懂而不失幽默的文字进行解读,用真实的数据为身处迷茫和焦虑中的患者们点燃希望。
本期“雨丝专栏”将为大家带来《血液》杂志中发表的一项关于CART和双抗在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吧。
专栏作者
橙色雨丝 荣誉版主 康复10年滤泡淋巴瘤患者 淋巴瘤之家站内知识达人 “雨丝专栏”撰稿人
在近期的《血液》杂志中,刊登了一项Kim等人做的一项荟萃分析,比较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在三线及以后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先说要点:
01 CAR-T细胞疗法在DLBCL治疗中显示出优于双特异性抗体的疗效,CR率更高。
02 CAR-T细胞治疗显示出比双特异性抗体更高的≥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
概述
作者搜索了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找到了截止到2023年7月所有评估CAR-T细胞疗法和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作为R/R DLBCL的三线及以后治疗的临床研究。合并分析纳入了16项研究,共1347名患者。
分析显示,双特异性抗体的合并CR率为0.36(95%置信区间[CI],0.29-0.43),而CAR-T细胞治疗的合并CR率为0.51(95%CI,0.46-0.56)(P<0.01)。多变量荟萃回归还显示,在调整双重打击淋巴瘤的比例后,CAR-T细胞的疗效更好。
对于≥3级的不良事件,双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02(95%CI,0.01-0.04),神经毒性为0.01(95%CI,0.00-0.01),感染为0.10(95%CI,0.03-0.16)。CAR-T细胞疗法的发生率分别为0.08(95%置信区间,0.03-0.12)、0.11(95%置信范围,0.06-0.17)和0.17(95%置信水平,0.11-0.22),在前两项中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
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可以一次性的治愈大约40%的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因此临床医生和患者都迫切期望获得CAR-T细胞治疗,尽管这种治疗往往伴随着已知的、较为严重但可逆转的副作用。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现成的药物,无需像CAR-T细胞一样在治疗之前进行白细胞分离、自体T细胞的转导和CAR-T细胞的制造(通常需要2至4周的时间)。鉴于这个优点,双特异性抗体可以更广泛的得到使用,但需要反复输注,仍可能引起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其他副作用并且尚未显示出治愈潜力。
Kim等人的荟萃分析表明,在三线及以后的治疗中,CAR-T细胞治疗比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具有更高的完全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率,但其3级和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更高。由于许多患者仍会复发,因此正在竞相提出最佳的新疗法/组合,以更低的毒性和可及性为这种致命疾病的患者提供更高的治愈率。在CAR-T方面,最近提出的一项很有前景的措施是直接将载体放到到体内,进行定向体内转导和CAR-T细胞形成,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并改善可及性。而在双特异性抗体方面,目前有很多研究将双特异性抗体与新型靶向疗法和/或化学免疫疗法相结合,甚至用于一线治疗。总之,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未来CAR-T细胞与双特异性抗体可能不仅仅是竞争关系,可能还会是合作伙伴。
参考资料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3023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