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38|回复: 0

原发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新策略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5

主题

149

帖子

1398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目前状态
医生
最后登录
2025-2-1
发表于 2024-6-26 12: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e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少见部位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其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化疗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药物不同剂量下的血脑屏障通透性。
  目前,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联合全脑放疗是常用的诱导治疗方案,但仍有超过半数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耐药。常见的联合用药包括阿糖胞苷、利妥昔单抗、替莫唑胺等。PCNSL患者MYD88 L265P突变率达40%-100%,同时该突变与预后不良相关,CD79B突变率亦在30%以上。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是B细胞信号传导的关键分子,抑制BTK可以阻断B细胞的激活和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1️⃣奥布替尼是一种新型、高度选择性的BTK抑制剂,具有较好的血脑屏障透过率,使其能够有效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在治疗PCNSL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透过能力使得奥布替尼能够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的浓度。2022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奥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初治PCNSL所有患者的总缓解率(ORR)为100%,完全缓解(CR)率达到了61.8%;在奥布替尼治疗第15天(用药后2h)时,对5例患者进行了腰穿并检测了奥布替尼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发现其血药浓度为21.6 ng/ml,该研究方案总体安全,耐受性良好。另一项研究也显示,奥布替尼的中位脑脊液浓度为28.7 ng/ml4。奥布替尼作为一种新型BTK抑制剂,在PCNSL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大的潜力。

2024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上公布了两项奥布替尼联合方案治疗PCNSL研究数据

✨1⃣️PB3036奥布替尼、利妥昔单抗联合HD-MTX在新诊断的PCNSL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项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闻淑娟教授及其团队发起的该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奥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和大剂量甲氨蝶呤(RMO)方案在治疗新诊断PCNSL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对12例PCNS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接受了6个周期的RMO方案(利妥昔单抗375 mg/m2 第1天静脉注射;奥布替尼150 mg 每天口服;甲氨蝶呤3.5g/m2 第2天静脉注射;每3周为一个周期)作为诱导治疗。根据国际PCNSL协作组(IPCG)标准,每2个周期通过MRI/PET评估疗效。6个周期的RMO诱导治疗后,达到CR/CRu/PR的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作为巩固治疗。奥布替尼单药治疗作为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主要终点是该方案在新诊断的PCNSL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岁(范围45~74岁)。
所有患者病理结果均为CD20(+) DLBCL。12例患者中,8例(66.7%)患者达到了CR,4例(33.3%)有PR,ORR为100%(图1)。截至数据截止日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和中位总生存期(mOS)尚未达到。6个月PFS率为83.3%,6个月OS率为100%,12个月PFS率为64.8%,12个月OS率为80.8%。8例患者进行了基因突变检测,包括7例MCD型和1例A53型(LymphGen算法)。在这些亚型中,7例MCD型患者的ORR和CR率分别为100%和85.7%。通过基因检测,这些样本中高频突变的基因为PIM1、MYD88、CD79B、BTG2和ETV6。RMO方案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是疲劳(25%),只有1例患者有≥3级AE,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是白细胞减少(16.7%),没有患者发生房颤或肾衰竭。
研究结论奥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和大剂量甲氨蝶呤(RMO)方案是新诊断PCNSL患者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选择。

✨2⃣️PB2964 奥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塞替派(ORT)联合或不联合HD-MTX治疗PCNSL的II期临床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俞文娟教授、杨春梅教授及其团队探索了奥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和塞替派(ORT)方案或不联合HD-MTX案在初治PCNSL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这项单臂研究中,初治PCNSL患者(年龄≥18岁)接受了ORT(奥布替尼每天150 mg口服,利妥昔单抗375 mg/m2 第0天静脉注射,塞替派40 mg/m2 第1天静脉注射),21天一个周期。年龄≤60岁且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只需每3周同时接受HD-MTX(3.5 g/m2 第2天静脉注射)。在4个周期后,达到缓解的患者继续以相同剂量进行治疗,最多4个周期,对于年龄≤60岁的患者也推荐ASCT;当达到CR后进行奥布替尼维持治疗,直到完成2年治疗、不可接受的毒性、撤回同意、疾病进展(PD)、死亡。根据Lugano分类,通过PET/CT和MRI评估肿瘤。主要终点是ORR。次要终点包括无病生存期(DFS)和OS。
研究结果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期间,共纳入了12例未经治疗的PCNSL患者,其中6例患者接受了ORT治疗,其余6例接受了ORT+HD-MTX治疗。中位年龄为65岁(范围:49~78岁)。12例患者中有8例(72.7%)被归类为MCD亚型。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2月27日),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范围:1.6~18.4),中位治疗周期为4.5个周期(范围:2~8)。9例患者(ORT,n=5;ORT+HD-MTX,n=4)完成了≥4个周期的治疗并进行了评估,其中8例(88.9%)达到了CR,ORR为88.9%,持续时间最长为18.4个月;1例(11.1%)患者出现PD,12个月PFS率为88.9%。6例缓解者接受了奥布替尼维持治疗,2例进行了ASCT。在接受ORT治疗的患者中,CR率和ORR均为80.0%,12个月PFS率为75.0%;接受ORT+HD-MTX的4例患者均达到了CR,12个月PFS率为100%。达到CR的患者没有1例出现疾病复发。12例患者中有10例(83.3%)发生AE,常见AE为白细胞减少(9/12,75.0%)和贫血(5/12,41.7%)。只有2例患者(16.7%)报告了≥3级AE(白细胞减少)。总体而言,ORT联合或不联合HD-MTX方案在PCNSL中已显示出初步的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
结论奥布替尼作为一种新型BTK抑制剂,在PCNSL治疗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潜力和前景。通过联合利妥昔单抗和大剂量甲氨蝶呤等药物,奥布替尼不仅提高了治疗的ORR,还显著提升了CR率。此外,奥布替尼在脑脊液中的良好浓度分布,为其在突破血脑屏障方面提供了有力证据。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奥布替尼能够为PCNSL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czHS3WRNcXsd6dR8xvZKxg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