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问诊于2020年7月31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克晓燕 门诊
病史 男性,53岁 背部血管瘤术后(30年前)。 2020.4查体发现右侧第8肋骨骨质破坏,无其他不适症状,遂入院进一步就诊。 5.7医学院附属医院行PET/CT:右侧第8肋骨质破坏并周围软组织肿胀,代谢增高(SUVmax11.6),右侧胸膜多发增厚,部分呈结节样,代谢增高(较大者截面约0.9*0.5cm, SUVmax3.9);右肾下极形态欠规则(较大者直径约4.3cm),建议增强CT检查;右肾多发囊肿可能;右侧髂血管走行区及右侧腹股沟区多发增大淋巴结,代谢增高(较大者约1.6*1.0cm, SUVmax3.5);双侧扁桃体肿大,代谢增高(SUVmax12.9),炎性病变可能;喉咽左侧梨状隐窝周围软组织增厚,轻度代谢增高(SUVmax3.7);双侧颈动脉鞘周围多发增大淋巴结,代谢增高(较大者约1.3*0.9cm,SUVmax3.4);双肺下叶少许慢性炎症;右肺中叶钙化灶;纵隔多发增大淋巴结,密度较高(SUVmax2.1);右肺门及纵隔多发钙化灶;肝内略低密度影,无代谢增高(较大截面约3.1*2.1cm);肝内钙化灶10、左侧肾上腺结节,轻度代谢增高,请结合临床;右侧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代谢增高(SUVmax3.9),考虑炎性病变;脑内未见明显异常。 5.13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诊断:(右胸壁肋骨软组织)小圆细胞增生性改变。 5.22齐鲁医院病理会诊:(右胸壁肋骨软组织)肌肉及结缔组织慢性炎伴纤维母细胞增生及纤维瘢痕形成,局部见小灶性异型细胞,可疑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组织挤压过甚,细胞结构不清,确诊较困难,建议多点穿刺或切取更大组织活检。脱落细胞检查:查见癌细胞。 6.4齐鲁医院病理诊断:(右侧肋骨穿刺)较符合非霍奇金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原发性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LCA(+),CD3(+),CD56(+),CD30(-),CD68(散在+),CD20(-),MPO(弱+),ALK(-),EBER(-),GATA-3(散在弱+),CK(-),TTF1(-),CDX2(-),Myogenin(-),CK7(-),CK20(-),WT1(-),CK5/6(-),CR(-),D240(-),Desmin(-),CD34(-),STAT6(-),CK8/18(-),ERG(-),P504S(-),Ki-67阳性率70%。 6.11骨髓细胞学:增生明显活跃,G/E=2.33;粒系增生活跃,以中、晚期粒细胞为主,各阶段细胞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各阶段细胞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细胞比例大致正常,偶见形态异常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形态大致正常;全片共见巨核细胞223个,分类25个,其中幼稚巨核细胞1个,颗粒巨核细胞17个,成熟巨核细胞6个,裸核巨核细胞1个,血小板不少;未见其他异常细胞及寄生虫。骨髓流式: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5.39%,单核细胞占3.20%,粒细胞占67.87%,有核红细胞占12.47%;B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3.28%,免疫表型为Kappa/lambda=2.01,T淋巴细胞占72.26%,其中NKT占20.48%,CD3+4+/CD3+8+ =2.48,CD5,CD7,CD45RA,CD45RO表型未见明显异常;NK淋巴细胞占21.94%。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15]。 6.14骨髓活检: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大致正常(造血面积约50%);粒/红比例大致正常;粒系以偏成熟阶段细胞为主,偏幼稚细胞散在少数;红系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以分叶核为主,有的胞体小,分叶少;淋巴细胞、浆细胞散在少数;骨髓间质未见胶原纤维增生。 6.15予以第1周期方案(吉西他滨2g d1、8+长春瑞滨d1、8+多柔比星脂质体40mg d1、20mg d8+西达本胺20mg biw)治疗。心脏超声:双房扩大;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6.21行CT示:双肺少许慢性炎症;右肺中叶钙化灶;右肺上、下叶微小实性结节,请随访;左肺上叶局限性肺气肿;纵隔内多发较大淋巴结(部分合并钙化);心包前缘局限性肥厚;右侧第8肋骨骨质破坏并周围软组织肿块,请结合活检;左侧第4叉状肋;肝右叶钙化灶;胆囊底局部增厚,胆囊腺肌症待排;副脾可能;所示双肾周少许渗出物;肝门区肿大淋巴结,建议进一步检查。 7.10予以第2周期方案(吉西他滨2g d1、8+长春瑞滨d1、8+多柔比星脂质体40mg d1、20mg d8+西达本胺20mg biw)治疗。 7.29高子芬病理会诊:(右侧肋骨)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IK阴性。免疫组化:CD30(NS),CD34血管+,Ki-67(80%+),MPO(-),TdT-,EMA-,MUM1+,TIA1+,GrB-,CD5-,CD4+,CD7-, CD8-,CD123-,CD30重复+,EBER- 目前患者二疗后因化疗后感染发热,骨髓抑制仍未出院。
疑问 1、根据目前患者的病理会诊和临床表现,是否可以确诊ALK阴性间变大T细胞淋巴瘤?有无必要再次会诊? 2、根据病史,患者是否需要更换治疗方案?请主任出具下一步的治疗意见。 3、主治建议4疗后看情况进行自体移植,请问主任此患者是有有必要移植?如果需要,建议如何衔接?预计几疗采干?几疗进仓呢? 4、此类患者预后如何?
答复 1、病理诊断可以请周小鸽,李向红等教授再会诊,特别是CD30是否阳性(高老师复染标本CD30(+))涉及治疗手段,建议再核实,另外可加染PD-1,PD-L1. 2、是否更换化疗方案,建议第三疗程前复查PET/CT,效果好,可继续本方案,如不好,可更换,如CHOP-E+培门冬酶等,可根据患者承受能力调减剂量。 3、如能达到CR,建议自体移植,一般第5-6疗程采干,根据CR的周期数一般巩固2-3疗程后进仓。 4、ALK(-)间变大与外周T预后相差不大,取决于本身有哪些基因突变和对化疗的反应性,如疗效不满意,要尽早加用相关靶向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