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谈谈患者病情,患者61岁纵膈弥漫大B淋巴瘤,最大时13*11厘米,压迫肺门,喉部神经,声嘶,呼吸较为困难,PET显示淋巴阴影呈现大范围性(除了手脚头部,基本上胸腔腹腔全部都是黑色)。经过6次RCHOP后周身淋巴结基本消退,但是纵膈未得到缓解,淋巴瘤长5.5*3.5厘米,医生不更改方案,持续使用8个疗程,8疗后为6.5*3.5,后来放疗(多层螺旋托姆刀)22次,结束CT显示为5.5*4.5厘米。在我的要求下,使用PD1维持,开始准备用信利迪(最便宜的),但是考虑副作用为免疫性肺炎(纵膈放疗容易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所以换了赛帕利单抗,打了一次以后,CT显示已经看不到了,因为是平扫不确定是否确实消失,所以第二次也注射了(21天一次,和化疗一样)。12月7日PET显示,纵膈已经完全消失。 首先我声明一下,以下资料是本人自己在网上搜略功课,请大家酌情参考,并根据医生建议实行,本人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病友得到更好的治疗,不要盲信盲从,个体差异很大,彼之蜜糖可能是吾之毒药。切记切记。 要谈免疫疗法,就需要谈一谈二代基因测序,其实大神都谈到过二代基因测序,但是二代是真的贵(通常是两万,我自己通过上网查询了华太基因的价格是13888,但是他们不测血液病,那么剩下的费用你懂,其实这个价格有认识人的还可以打折,我听说有病友8000多做了,本人没资源,也不要问我。)二代测序中有几个很关键的指标,例如 ICI,TMB,MSI等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疗效预测依旧缺乏确定的生物标志物。和 PD-L1 及微卫星不稳定(MSI)不同,肿瘤突变负荷(TMB)的获批引起了较多争议。 什么是 TMB? TMB 是指特定基因组区域内体细胞非同义突变的个数,通常用每兆碱基多少个突变表示(mut/Mb),在早期研究中也直接以突变数量表示。TMB 可以间接反映肿瘤产生新抗原的能力和程度,预测多种肿瘤的免疫治疗疗效。 目前免疫治疗最为确定的 3 个标志物——TMB,MSI 和 PD-L1 表达常有不同: TMB 和 PD-L1 则相互独立,同时 TMB-H 和 PD-L1 阳性者对 ICI 反应最佳。 这就是二代基因检测体现的核心,实际上在没有二代基因检测的情况下,我认为(可能不太对大家看看就可以)大部分医生都属于经验用药,个人主观意见大于实际数据,也就变成了专家抢手,好医生难求的结果。二代测序中药物及治疗方法的受益率都有比较清晰的指向,只要医生认真看,大部分患者应该都能得到教好的治疗方案(二代测序中有建议治疗方案)。所以,友情提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尽可能及早进行二代基因测试,治疗过半反而会不上不下,最重要的是,耽误了最佳治疗,差生了无效治疗,病人又受到药物折磨,但是受益率却不高。 现在来科普PD1和PDL1的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小伙伴私信问我PD1的事,想到了当初我自己追着某人问的事情,但是这位病友治好了纵膈却免疫性肺炎了,现在已经失联了接近3个月,再次提醒大家,治疗有风险,需要深思熟虑。免疫疗法也是双刃的,伤人伤己。 PD-1(programmed death 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是一个268氨基酸残基的膜蛋白 。其最初是从凋亡的小鼠T细胞杂交瘤2B4.11克隆出来。以PD-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对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PD-L1 是大小为 40kDa 的第一型跨膜蛋白,据信其在某些特殊情形(例如怀孕、组织移植、自体免疫疾病,以及诸如肝炎等某些疾病)下,与免疫系统的抑制有关。正常情形下免疫系统会对聚集在淋巴结或脾脏的外来抗原产生反应,促发具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杀性T细胞(CD8+ Tcell增生)。而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可以传导抑制性的信号,减低淋巴结CD8+ T细胞的增生, 而且PD-1还可以借由调节Bcl-2基因,控制淋巴结中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聚积。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熟悉了,没错,这也是CART的运作原理,只不过CART是将自身的T细胞提取出来用基因编辑的技术作了改良,然后回输给你,更加有效的杀死你体内的癌细胞,重点提示,方法只适用于B细胞出问题的患者,如果是T细胞,当下是没有机会的,请放弃尝试的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这里分享一个不确定的事,通过我自己的功课,发现化疗越多的病人,其体内免疫系统受创越重,CART或者说免疫疗法的成功率越低,我大胆提出一个假设猜想,是不是将免疫疗法或者CART提前的成功率或者说收益率会更好。这是一家之言,没有依据,请大家斟酌考虑(我的假设是体内细胞都有活性,化疗是不分好坏的,那么化疗越多,细胞越受创更深,活性更低,这也就是大家化疗越多身体越糟糕的主要原因,那么反向思考,提前免疫治疗或者CART是不是未来的出路?) PD1和PDL1那么区别在哪里(因为禁止转载,只有截图了,请看下面的附录图片) 好了这里留一些位置来谈一下适应症,目前PD1和PDL1的适应症只包括霍奇金,尤其是针对霍奇金的硬块结节又比较好的疗效,我父亲的弥漫大B纵膈实际上和霍奇金结节硬块是有相似度的,而且很高(你只要认真查看资料,看看病友方案就能发现,几乎是一样的),而且也看到了很多治愈的实例,所以我才这样最终尝试的。结果我是赌对的,这里给一些有赌徒心态的病友提醒,免疫治疗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百试百灵,因为没有通过我国的临床认证,对弥漫大B的患者来说都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滤泡患者,截止目前,没看到有关于滤泡的美国临床实验结果(纵膈弥漫大B美国临床已经通过了帕博利珠单抗等等,我国国内尚未通过),谨遵医嘱,尝试可以,但是要尽早做打算,要有容错空间。希望大家早日康复。永远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