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病友故事 | 4线化疗,4次CAR-T,双表达弥漫大B并没有打倒我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77

主题

1425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4-25
发表于 2025-4-17 15: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谁又能想到坐在对面的,一直笑容可掬、精神饱满的江大哥已经经历过4线化疗,以及4次CAR-T治疗呢?在他身旁的妻子作为这段历程的讲述者,把他这段曲折的治疗过程云淡风轻地跟我们分享着。3年的漫漫治疗路,有未知、有恐惧、有失望,每每想起那些艰难时刻,夫妻俩都忍不住落泪,但一直不变的是心中的希望。就如江大哥妻子说的,现在每天醒来,看到丈夫能够平平安安地活着,觉得就是生命的馈赠。怕什么治疗艰难,过一关有一关的喜悦,过一天有一天的憧憬,感恩的人,不为失去的愤愤不平,只为依然拥有的感激不已。

如加载有误,请点击这里观看

三年治疗路漫漫
f24156261ff7807f909f8d9d6700d220.jpg
在上海同济医院第二届患友会上,李萍主任分享了江大哥颇为曲折的治疗经历。2019年,本来血糖就不稳定的江大哥饭量开始减少,人也逐渐消瘦,妻子虽然敏锐地觉察到江大哥的变化,但也只是以为由糖尿病导致的,并没有与淋巴瘤联系在一起。直到朋友的提醒,他们才开始重视并四处求医。

刚开始江大哥被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并进行了两个疗程的化疗,可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后面再经过病理会诊后,江大哥最终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而且是预后不良的双表达。在经过4个疗程的R-CHOP方案治疗后,CR(完全缓解)并未如期而至,即使后面更换了更强的二线方案R2+ICE,江大哥仍然只获得部分缓解(PR)的效果。而且,由于对R2+ICE不能耐受,后面只能更换R2+GDP方案,但已经对化疗耐药的江大哥这时候的病情已经出现了进展。

2020年,CAR-T疗法尚未在国内正式上市,但已经在很多的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了很好的疗效和潜力。在传统化疗不能获益的情况下,9月份,江大哥一家决定尝试CAR-T疗法,期盼这种新疗法能带来治疗新希望。

因此没有太多的犹豫,江大哥很快就加入了CD19的CAR-T临床试验组并且获得了之前常规化疗从未有过的CR疗效,一家人终于可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那些回归平静的生活,普通但弥足珍贵的日子,真希望可以长一点再长一点。正当全家人都如释重负,以为可以摆脱淋巴瘤复发魔咒的时候,一次复查让江大哥所有的期盼都被现实的高墙阻隔。

仅仅过去一年左右,江大哥被证实CAR-T后复发,但留给他们自怨自艾的时间不多,他们很快收拾心情,再次寻找治疗的希望。2021年他们再次入组临床试验,进行CAR-NK治疗,可是好景不长,复发的魔咒并未解除。

2021年11月,距离首个在中国获批的CAR-T产品上市还不到半年,江大哥一家决定孤注一掷,把商业CAR-T作为治疗方案,以求能获得完全缓解。但是这次商业CAR-T同样未能让江大哥如愿,大概3个月左右,江大哥再次复发。

命运齿轮在转动
这时候江大哥心里五味杂陈,难受、煎熬、恐惧、绝望,“不要什么事情都想着没路可走了,没药可医了,我觉得总有办法的。”妻子的话把江大哥在悲观的情绪漩涡中拯救出来。有过前面多次的复发经历,这一次他们迅速调整了心态,大不了再次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继续向前出发,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前面踩过太多的坑,走过太多的弯路,这一次江大哥与妻子特别谨慎,多方打听后,最终决定来到在CAR-T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上海同济医院,在这里李萍主任和同济医院专业的医护团队,成为了令他们倍感安心的守护者。

复发后的治疗也很快步入正轨。考虑到江大哥前面的治疗经历,李萍主任认为CD19的CAR-T靶点对他不再奏效,而刚好上海同济医院开展CD20靶点的CAR-T临床试验研究,因此江大哥入组了临床试验,进行了第4次的CAR-T治疗。

但江大哥前面经历过4线的化疗,以及多次的CAR-T治疗,即使更换了靶点,疗效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李萍主任需要在此基础上为江大哥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恰巧在2022年,梁爱斌教授团队首次提出“表观免疫治疗”概念,在此理论基础上,李萍主任大胆运用双表观免疫调节策略,让已经百炼成钢的江大哥又一次勇敢地闯关,在一轮又一轮的博弈中最终获胜。

除了找对了上海同济医院的医疗团队,加入淋巴瘤之家是江大哥和妻子在经历了这“九九八十一难”后总结出来的,在治疗过程中最有用的一步。“我觉得遇见淋巴瘤之家就像遇见亲人一样,因为病友们都经历过,可以给我们提供最及时、最合适的帮助,让我们少走弯路,精准地找到医生,并及时地用药。”江大哥妻子说到动情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雪中送炭是江大哥和妻子给予淋巴瘤之家最高的褒奖,他们一直感恩在病友群里为他们提供更多就医思路,以及情感支持的淋巴瘤之家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相互扶持渡难关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复发,经历4线化疗和4次CAR-T治疗,是怎样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江大哥一路披荆斩棘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难受、悲观是人之常情,谁不向往美好的生活、健康的生命呢?但江大哥和妻子都知道,整天活在痛苦和恐惧中,总归无补于事,“我觉得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过了这一关,肯定以后都会健健康康。”妻子强大的信念一直感染着江大哥,让他不再整天沉溺于负能量中,不再纠结于“为什么我会得淋巴瘤”、“为什么我会一次次复发”这样的诘问中。

没有谁天生就坚强,只不过是一次次的硬扛罢了。回首丈夫生病前的时光,妻子一直被江大哥宠爱着,家里的事情从不需要操心,就连家务活也很少需要自己动手。江大哥作为家庭的主心骨,他病倒后,妻子的整个世界就跟坍塌了一样,眼泪自然没有少流。

要消化至亲得淋巴瘤这件事,对谁都不容易。从难以接受到不得不接受,妻子陪着江大哥一路奔波,四处求医,一起经历一次次痛苦的治疗,以及一次次的复发,“这么多年了,我觉得自己现在也变得有点坚强了。再加上现在对淋巴瘤了解比较多了,反而觉得这个病并不可怕。”磨难曾让他们夫妻俩遍体鳞伤,然而慢慢地,那些结过的痂已变成生命中最坚韧的地方。

对于妻子的付出,江大哥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也努力在改变,不仅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生活也变得更加规律、健康。一日三餐吃着妻子精心准备的营养餐,精神好的时候两人一起在小区里,或者附近的公园散步、运动。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如今三年过去了,江大哥身体恢复得很好,复查的间隔也从每个月一次,变成三个月一次。对于这样平淡而安详的日子,江大哥一家很知足,在他们看来,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馈赠,值得好好珍惜和感恩。

写在最后
淋巴瘤治疗的路并非一朝一夕,治疗中的妥协、意外和变化都是常态。在江大哥的故事里,他们也是从一次次的心态崩溃,到慢慢的自我修复。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豁达的人不问将来。希望江大哥的故事能激励到正在与疾病抗争的病友,虽然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惊涛骇浪,但依然能抛却自怨自艾,积极上阵!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