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201
- 您的身份
- 病友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治疗中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目前状态治疗中
最后登录2025-4-30
|
Six-month Rituximab-Lenalidomide regimen in advanced untreated Follicular Lymphoma: SAKK 35/10 Trial 10-year Update
参考文献Kimby EK Professor Emerita, Schär S, Pirosa MC, Vanazzi A, Mey UJM, Rauch D, Wahlin BE, Hitz F, Hernberg M, Johansson AS, de Nully Brown P, Hagberg H, Ferreri AJMJ, Krasniqi F, Voegeli M, Novak U, Zander T, Bersvendsen H, Mamot C, Mingrone W, Stathis A, Dirnhofer S, Hayoz S, Østenstad B, Zucca E. Six-month Rituximab-Lenalidomide regimen in advanced untreated Follicular Lymphoma: SAKK 35/10 Trial 10-year Update. Blood Adv. 2025 Jan 30:bloodadvances.2024014840. doi: 10.1182/bloodadvances.202401484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883948.
瑞士临床癌症研究组(SAKK)和北欧淋巴瘤组(NLG)开展了SAKK 35/10随机II期试验(NCT0137605),比较利妥昔单抗(R)单药与R联合来那度胺(L)作为滤泡性淋巴瘤(FL)初始治疗的疗效,早期结果已证实RL联合方案的显著优势,近日研究者总结报告了10年随访数据,结果发表于Blood Advances杂志。
患者与方法——
研究设计
SAKK 35/10为随机II期试验,纳入初治、组织学确诊的1-3a级CD20+ FL患者,需满足以下治疗指征:症状性淋巴结/脾肿大、肿块≥6 cm、6个月内进展、B症状、血红蛋白小于100 g/L或血小板小于100×10⁹/L。排除需紧急治疗的患者。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R单药组或RL联合组,分层因素包括组织学分级、肿块大小、FLIPI评分和研究中心。
治疗方案
R单药组:R 375 mg/m² IV(第1-4周每周一次),应答者于第12-15周重复治疗。
RL联合组:R方案同上,L 15 mg每日口服(首次R前14天开始,持续至末次R后14天,总疗程18周)。
患者特征
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共纳入154例患者(中位年龄:R组63岁,RL组61岁),两组基线特征均衡(47%为FLIPI高危),见表。
治疗完成情况——
R组71%完成8周期治疗,RL组91%完成R治疗,其中58%接受≥90%计划L剂量,29%需L减量。
疗效结果——
CR/CRu率:RL组显著高于R组(6个月:61% vs. 37%;30个月:48% vs. 28%)。
安全性——
RL组不良事件更常见,主要为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3%)和皮疹(5%),但整体可控。长期随访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转化与继发恶性肿瘤
RL组报告2例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组2例转化为霍奇金淋巴瘤。RL组继发实体瘤发生率略高(13% vs. 1%)。
结论——
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RL方案在一线治疗中也可作为标准免疫化疗的替代方案。18周的方案在毒性方面(毒性似乎可接受且可控)可能对患者更友好,且免疫抑制持续时间较短。未来针对患者的目标是确定疗效预测指标,以优化治疗方案,在不增加毒性风险以及不影响长期副作用和总生存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存结局(中位随访9.5年!)——
PFS:RL组9.3年vs. R组2.3年(HR=0.58,p=0.013)。
TTNT:RL组中位未达到vs. R组2.1年。
DoR:RL组中位未达到vs. R组3.2年(HR=0.42,p=0.014)。
OS:两组无差异(10年OS率77% vs. 78%,p=0.881),见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