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淋巴瘤之家论坛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已经康复,甚至已经康复多年,却依然想着“常回家看看”。他们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纪念自己曾经战斗过的日子,更是为了回来发光,照亮那些正在与疾病抗争的家人的道路。今天的故事主角黄黄,就是这样一位“回来发光”的家属。她说:“在那个黑暗的时候,我们也感到迷茫。我想着在淋巴瘤之家论坛里发个帖子,也许能给后来人带来一点希望。那时候,我们也是靠着这些帖子里分享的故事,才坚持下来的。”
疾病来势汹汹,确诊却很艰难
2019年3月11日,我父亲因鼻窦炎入院,手术病理初步诊断为:疑似NK/T淋巴瘤。但当地医院的病理会诊认为证据不足,无法确诊。为了进一步确诊,我们不得不带着父亲转诊至省里的三甲医院。4月20日,在PET-CT的指引下,父亲再次接受了鼻窦、左咽壁等部位的活检。然而,病理结果显示为炎症,确诊之路陷入僵局。3月份手术时,父亲身体状况尚好,但到了4月份活检时,他已出现发烧等B症状,疾病发展迅速,然而没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医生无法给出针对性治疗。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淋巴瘤之家”论坛,并得知他们提供病理会诊服务。我立刻联系了“之家”的娟娟,她详细指导了我如何从医院借出蜡块和切片,并邮寄至北京。在等待病理结果期间,我了解到上海的R主任是淋巴瘤治疗的权威专家。为了让父亲在初治时得到最专业的治疗,我带着父亲前往上海,并问诊了R主任。他告诉我们,必须等待病理会诊结果,让我们耐心等待。于是,我们在上海的出租屋中焦急等待病理。
4月17日,娟娟打来电话,告知了病理结果,确诊了结外NK/T淋巴瘤,鼻型。第二天, R主任便安排父亲入院,并立即开始了GLEAD方案的第一次化疗。
侵犯中枢神经,强化治疗方案
父亲完成第一次化疗后,出现了腰痛和左下肢麻木的症状。为了找出原因,R主任安排了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了一些异常,结合脑脊液蛋白异常升高(1578.80mg/L),R主任诊断为淋巴瘤侵犯了中枢神经系统。因此,父亲接受了第一次腰穿+鞘注治疗。当时,科室有一个医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侵犯中枢,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情况了......”
我本来没有向父亲隐瞒病情,因为他从小就在外打拼,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起初,他也是保持了积极的心态,他对我说“有病就治,不用害怕”。但是,当病情发展到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我不敢告诉父亲实情了。第二次化疗的时候,主任提到需要再次进行头部核磁共振的检查,父亲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妙。6月12日,R主任为父亲更换为更强的MEDA方案,并继续腰穿+鞘注治疗。治疗方案的更换让父亲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导致他在第二次化疗时的心理状态变得很差。那时,全家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父亲身上,其他事情都暂时放在一边。也正是在父亲第二次化疗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两个月了。父亲在化疗后得知这个消息,那一次他哭了,他说,这本来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时刻,但因为自己生病还要让我四处奔波。
胃穿孔带来的生死考验
因为第二次化疗使用了强化疗方案,父亲表现出不耐受,并在休养期间不幸发生了胃穿孔。这是一次真正的生死考验,我收到三次父亲的病危通知。本地医院的医生在发现胃穿孔后,提出了两种治疗方案:一是立即手术,二是观察等待,看是否有自愈的可能。我观察了父亲的状况,心里感到很不安,决定立即转院到上海的R主任所在医院。与R主任沟通后,他也无法立即给出最佳建议,而是建议我们咨询更多医生的意见。然而,我坚信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案,都应该在上海进行,因为那里有我们的主治医生,而且医院具备外科和神经科的协作能力,这对父亲的治疗无疑是更有利的。因此,我没有犹豫,直接带着父亲前往上海。
我们全家随救护车紧急赶往上海,一早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在中午时分抵达了上海的医院。让我感动的是,医院外科在接收到我们后,迅速做出了判断:胃穿孔必须立即手术。尽管当时没有床位,但医院为我们安排了一个虚拟床号,创造了条件,安排了紧急手术。
手术前,医生明确告诉我们“如果不手术,病人后面就没有希望”,但也告诉我们,父亲能否安全下手术台,能否熬过感染,都是未知数。手术后,父亲在ICU住了10天,之后又在普通病房恢复了10多天,我们终于可以带着父亲平安出院,父亲真的熬了过来!
手术后,父亲的状态每天都在好转。他逐渐能够借助拐杖站立并行走,他的食欲也越来越好,整体状态明显改善。当我们再次去见R主任时,连他都对父亲的恢复感到惊讶。我非常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选择去上海治疗。出院后,我们全家选择留在上海,住在医院附近,这样一旦父亲身体有状况,可以更及时地得到处理。我认为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至关重要,我们很幸运找到了实力强大的医院。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正确的选择可以带来生命的奇迹。我知道,这次我们选择对了。
再换方案,雨过天晴
2019年8月1日,父亲再次入院,准备接受新一轮的治疗。考虑到父亲手术后可能不耐受高强度化疗,R主任为他制定了一个更为温和的治疗方案:PD1联合来那度胺,并继续腰穿+鞘注治疗,计划每21天进行一次。
在进行了两次治疗后,方案中又加入了替莫唑胺。经过5次PD1治疗,PET-CT检查显示父亲病情达到部分缓解(PR)。第6次治疗后,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病情完全缓解(CR)。
在完成了14次该方案的治疗后,R主任建议父亲转为PD1单药维持治疗,持续2年。直到2022年7月,父亲完成了30次PD1单药维持治疗,主任认为可以停药了。现在,父亲每半年去上海进行一次复查,一直保持着CR状态。他的生活状态非常好,父母经常一起出游或与朋友们打麻将。我们全家也不再有对复发的焦虑,而是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与家人共度的时光。2019年对我们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现在,我们感到已经迎来了雨过天晴的美好时光。
父亲CR后,全家人去三亚旅游 (从左到右:弟弟、妈妈、爸爸、黄黄的丈夫,黄黄在拍照)
父亲康复后在三亚海潜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我的外婆、母亲、丈夫,全家人都在上海陪伴和照顾父亲。我们把还在上小学的弟弟托付给我的公婆照顾,家里的生意也暂时搁置,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支持父亲,因为我们深信,为父亲治病是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我的丈夫在这段时间里表现得非常出色,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和支持。当得知父亲的肿瘤已经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我感到绝望,整夜哭泣。丈夫安慰我,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们必须找到解决办法。在关键时刻,他能冷静地思考问题,帮助我渡过难关。
实际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的丈夫一直在积极行动。在确诊初期,他帮我联系了医院、咨询医生。在上海化疗期间,他考虑到父亲接受化疗,需要吃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会和我一起去市场买菜,帮我准备适合父亲口味的食物。这种艰难的时候,我深刻体会到“1+1是大于2”的。他不仅在情感上给予我支持,还在人力上给予我帮助,这种支持的力量是倍增的。R主任曾说,NK/T淋巴瘤就像一辆汽车,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有可能让它停下来。这句话给了我们希望,也鼓励我们坚持与疾病抗争。与淋巴瘤的战斗,是一场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的战斗!
父亲CR后,为黄黄补办婚礼 (从左到右:黄黄、父亲、黄黄的丈夫)
我想对病友和家属说
作为一名家属,我想从家属的角度分享一些经验。我认为,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已经帮我们解决了最困难的部分。我们作为家属,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因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能做的有限,更多的是如何照顾好患者,如何客观地看待疾病。从确诊到治疗,过程可能会有起起伏伏,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遇到困难时,我们家属在伤心之后,一定要保持冷静,调整好心态去面对疾病。家属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态,帮助他们调整情绪至关重要。
陪伴父亲治疗的日子里,我常在“淋巴瘤之家”的论坛上浏览,通过这个平台,我认识了很多病友,读到了许多感人的康复故事。我会把这些故事讲给父亲听,希望通过这些病友的亲身经历,点燃他的希望之光,坚定他战胜病魔的决心。在医院里,我们遇到的都是同样正在治疗的病友和家属,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不确定和恐惧。而这些病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我们要努力从生病的情绪中摆脱出来,不要让过去的痛苦继续影响我们的未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的父亲康复后,生活状态比之前还要更好,变得更加放松,他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现有的生活,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正在与淋巴瘤战斗的勇士们,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雨过天晴,生活会以更加灿烂的姿态,回报我们所有的努力和坚持。
供稿:行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