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可分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是一种发病率较低、进展迅速、相对难治且预后相对不佳的淋巴瘤。随着国内外新药研究的不断开展和靶向药物的应用,CNSL的治疗效果有了逐步提升。
为了帮助大家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认识,在治疗中争取最佳获益,本期大讲堂,我们邀请北京高博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科 胡凯教授,为病友们带来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疗科普。
视频较长,建议在wifi下观看
重点摘录: 1. PCNSL患者的概况 (1)流行病学特点: • 生物学特点
老年人群,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6岁;
70-79岁患者的发病率最高;
男女发病比例:1.35 : 1。 • 累及范围
病灶原发且仅限于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脑膜、眼及其附属器和脊髓)。 • 整体预后
PCNSL整体预后较系统性DLBCL差,5年OS为29.6%;
根据预后分层可分为:低危组,2年OS为80%;中危组,2年OS为48%;高危组,2年OS为15%。
(2)诊断要点及预后 • 病理类型的特点
90%以上的PCNSL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具有Ki-67阳性指数一般较高,如50%-70% • 脑脊液(腰穿)
脑脊液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部分可见肿瘤细胞(流式细胞学);
脑脊液生化提示:蛋白增高;
细胞因子检测提示:IL10水平的异常升高,IL10/IL6比值的异常。 • 影像学特点(头颅核磁)
大部分为单一病灶(66%);
额顶叶(大脑相对表浅部位)受侵犯占39%;
眼球受侵犯占15%-25%;
脊髓受侵少见。
(3)常见的临床症状
• 认知或行为改变(情感障碍、记忆力下降和意识模糊,约占32%-43%);
•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偏瘫、行走不稳、视物模糊,约占56%-70%); • 颅内压升高(头痛、意识模糊、恶心和呕吐); • 癫痫发作; • 飞蚊或视力模糊; • 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者较少,约占10%-30%。
(4)危险分层 PCNSL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 • ECOG>1; • 年龄>60岁; •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 • CSF蛋白浓度升高和肿瘤涉及大脑深部区域(侧脑室旁、基底节、脑干、小脑等)。
(5)基因突变特点: 超过70%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属于MCD亚型,同时具有MYD88和CD79B突变或二者之一。此亚型的患者使用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及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效果较好。
2. PCNSL的治疗现状 (1)初治患者的治疗方案发展:
(2)PCNSL的维持治疗选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VS 全脑放疗(WBRT)? • WBRT巩固组有早期认知障碍风险,ASCT组没有; • WBRT组有更高的复发率,并且有非进展性疾病风险; • 移植相关死亡率相对较高,需要改进移植预处理方案。 结论:避免在一线治疗中使用传统40Gy剂量的全脑放疗。小于70岁PCNSL患者的维持治疗,优先考虑自体移植;如果不能做自体移植,建议做减低剂量的放疗进行巩固。
(3)选择合适的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移植大大提高生存率,三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案比较: • TT-BCNU(噻替哌+卡莫斯汀):年龄较大、基础状况稍差的患者推荐选择此方案; • TBC(噻替哌+白消安+环磷酰胺):年轻、基础状况较好的患者推荐选择此方案; • BEAM(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马法兰)。 结论:两种包含大剂量噻替哌的方案在PFS及OS上优于BEAM方案。
(4)复发/难治PCNSL的治疗方案: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不是CAR-T的绝对禁忌症,关键在于治疗时机的选择以及颅内肿瘤负荷的评估,在相对安全的时机进行 CAR-T 治疗可以作为中枢淋巴瘤的一种选择。
移植和CAR-T结合可以提高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预后生存。
在视频22'36"开始,教授分享了一例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患者经减瘤、自体移植及CAR-T治疗后获得CR的治疗案例。感兴趣的病友可以观看视频,了解治疗经过。
===============
本期专家:胡凯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北京高博博仁医院 成人淋巴瘤/骨髓瘤科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