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76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4-11-21
|
本帖最后由 橙色雨丝 于 2015-5-24 20:58 编辑
小鸽,不是会飞的鸽子,是人,一个来自天府之国的男人,擅长淋巴瘤诊断。全名周小鸽也。他混的可真不错,一不留神就混成中国淋巴瘤诊断首席医生。还兼着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主任。这几日微信里流行一个题为《周教授,您的心里有病人,病人心中永远有您》的帖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帖子,非常的不同凡响。帖子里有不同性别、不同年纪的患者,手里拿着自己写的祝福卡,用他们的方式祝周小鸽医生春节快乐!要说这患者也真是偏心眼儿,中国这么多医生,为什么偏偏只给周小鸽这个家伙祝福拜年呢?作为医生,这是多么大的荣誉呀!是多么的快乐的事呀!尤其是在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大不利的环境中,尤其是他是个不怎么与患者见面的病理医生。俺为此大大地感动一把。俺想俺要是遇到这样的待遇,一定会做梦都会乐醒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患者们这样的感激他,一定是有道理的。俺想起了12年俺在他那里短期学习阶段的一件事,这件事他本人一定不记得了,可是,却给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能说明为什么患者这么的感激
在俺进修学习的最后一天是周五。下午一上班,俺按着平常的程序开始接诊。一个年轻的母亲带来的病例非常引起俺的注意。她的小儿子5岁,发现腹部包块一个月。据妈妈说长的非常地快,很快就长满腹腔了。在北京一家部队医院住院治疗。那家医院病理科考虑淋巴瘤。临床医生需要确切分类,也好进行个体化治疗。所以,让孩子妈妈到周老师这里会诊。
小儿、腹部肿瘤、生长迅速。给了俺深刻印象。小儿淋巴瘤各有自己的特点,俺的脑子里迅速思索着这样的临床表现会是什么肿瘤。有一个肿瘤快速跳进俺的脑海---伯吉特淋巴瘤。这个肿瘤多发于儿童,在我国是散发。腹部多见,生长非常迅速。据说这个肿瘤的瘤细胞每12小时呈几何速度倍增。具体来说第一个12个小时,瘤细胞可以从1个变成2个,第二个12小时2个瘤细胞变4个,第三个12个小时4个瘤细胞变8个,第四个小时8个变16个,以此类推。可以说是长的最快的肿瘤之一,恶性度极高。为了满足俺的好奇,俺在接诊的时候,就用显微镜看了一下这个小男孩的病理切片。不看则已,一看俺就糊涂了。瘤细胞的摸样有点像伯吉特淋巴瘤的瘤细胞,中等大小,排列也是弥漫的,感觉生长非常活跃,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看不到伯吉特淋巴瘤的星空现象。要知道这个星空现象对这个肿瘤的诊断很重要。俺还没有见过没有星空现象的伯吉特淋巴瘤。
为什么伯吉特淋巴瘤会有星空现象呢?还是因为这个肿瘤生长太快,瘤细胞边分裂边凋亡。这些坏死凋亡的细胞碎片就需要吞噬细胞来收拾掉。吞噬细胞用吞噬的方法来收拾。吞噬细胞体积比较大,胞浆比较空,在弥漫一片深色的瘤细胞中比较突出,就像廖寂的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病理人喜欢用形象的方法描述镜下抽象的病变。可以说,肿瘤生长太快,肿瘤里就会出现星空现象。
患儿的妈妈没有带原单位的免疫组化切片,只是带了蜡块。淋巴瘤诊断离不了免疫组化检查的帮助,这个方法能非常客观地回答病理医生所看到的瘤细胞是什么类型的瘤细胞。只带蜡块,是要在周老师的科室做免疫组化检查了。今天是周五,这个病例就一定要下个星期才能有结果。这是俺进修的最后一天,俺看不到这个病例的结果。感到非常的遗憾。
下午的会诊工作还没有开始,师哥师姐们还在那里整理病例(俺是最后一个进来学习的,所以在辈分上最小)。俺第一个来到会诊的多头显微镜前等候。这时候,看到周老师在门口一露头,俺就把他叫住了。请他先看看这个片子,把俺的疑问说给他听。
周老师看着这个病例,表情越来越严肃。他为俺指出来了:镜下虽然没有看到星空现象,可是,照样有很多吞噬细胞,不同寻常的是这些吞噬细胞胞浆不是空的,里充满了吞噬的颜色与周围瘤细胞一样细胞碎片。所以,用低倍镜就看不到星空现象了。俺跟着他仔细观察,可不是嘛,这样的吞噬细胞还是挺不少的。真是佩服他呀,俺怎么就没有看出这改头换面的吞噬细胞呢?这样的话,小儿、腹部肿瘤、生长很快,镜下的结构也比较符合。俺不由得叫出来:“应该就是伯吉特淋巴瘤吧?”
周老师 不并没有同意俺这单一看法。诊断过上万个淋巴瘤的他,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他才不会这么轻率地下结论。免疫组化瘤细胞的表达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方式呢,真的不能这样就直接去猜测它是个什么。但是,有一点他非常同意,瘤细胞非常活跃,以至于吞噬细胞都来不及处理掉被吞噬碎片。再加上俺告诉他患儿一个月,肿瘤就长了满腹腔。
真正让俺吃惊和佩服的就是周老师接下来的做法。他让俺打电话找来已经离开的患儿母亲,告诉她病理报告下个星期才能出来,可是,孩子的病情已经不能等了。他请年轻的妈妈找患儿住院医院的病理科主诊医生的电话号码,接通电话后,他首先告诉对方病理医生他是周小鸽。这是非常负责任的做法,也是非常聪明的做法。对方病理医生听到是周小鸽,声音马上恭敬谨慎起来。天下谁人不知君呀!病理医生没有不知道淋巴瘤诊断的周小鸽呀!何况他本来就知道患儿的妈妈要到周老师这里来会诊。他向出片单位的病理医生建议道:“现在是周五下午,周六周日两天休息不上班,患儿的标本还需要免疫组合检查,最快还需要3天才能发病理报告。可是,这个肿瘤长得太快,孩子可能等不了了。请建议临床医生先给孩子上化疗,先遏制住这些长疯了恶性细胞。生长这么快的肿瘤可能没有三天的时间可以等了。”
周老师这样说非常有道理。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样等下去,肿瘤疯长,一是增加很大的癌负荷,给今后的治疗带来困难。二是可能患儿生命难保了。及时治疗很重要。要知道,小儿淋巴瘤恶性度越高,治疗的效果就越好。像伯吉特淋巴瘤,只要治疗的及时、有效,有可能挽救患儿的生命。
周老师这样做,真是为患儿着想呀!他的这种非常规的做法也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打破了一定要等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后才能发报告原则。紧急地发出了口头报告。这也只有是他才可以做到。因为他的名气大,患儿医院的医生认可他的意见。
紧接着他手写了一些意见给患儿妈妈,签上自己的名字。让她带给刚才通话病理科医生。要做到言而有信。做这一切的时候,他都来不及穿上白大衣。而他做这些,患儿的妈妈处在懵懵懂懂状态,不知道眼前这淋巴瘤专家急哪门子。
这就是俺看到周老师,看到他为患儿着想的一件事。仔细想来,此小鸽虽非彼小鸽,不是也长着一双翅膀吗?他翱翔在淋巴瘤诊断的天空。不仅引起同行们的尊敬,也获得了患者的爱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