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718
- 您的身份
- 家属
- 就诊医院
- 北京肿瘤医院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起源)
- 目前状态
- 康复3-5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家属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北京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3-5年
最后登录2024-8-10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年龄是DLBCL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老年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不佳,约三分之一的老年DLBCL患者会在一线诱导治疗后的2年内复发或者进展为难治,同时,老年患者一旦R-CHOP方案诱导失败后常常难以选择补救措施。因此,需要优化一线治疗策略、用以预防或者延缓R-CHOP免疫化疗后的复发,初始治疗前的风险评估和分层治疗尤显重要。
REMARC前期研究表明,在650名年龄≥60岁、对R-CHOP有完全或部分反应的DLBCL患者中,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PFS明显延长,提示,对于老年DLBCL患者,来那度胺联合治疗可能可以纠正年龄带来的不良预后。
•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取得PFS获益的机制,可能更依赖于其免疫调节作用
•来那度胺维持较大可能并不通过直接肿瘤杀伤来起效,而是依靠免疫调节
•无论GCB和ABC分型,均可通过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获益
•虽然中位随访52个月时,两组间的OS无差异,但是从疾病进展分析,如果尽可能获得较长的PFS,则患者有大概率治愈可能
在REMARC第3期研究中,进一步分组,分析了基线时高总代谢肿瘤体积(TMTV)对老年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
REMARC研究入组的650名患者中有360例进行基线PET/CT检查,最终入组301名可进行TMTV测量的基线PET/CT患者,其中155例来那度胺维持治疗,146例为安慰剂对照组。
高TMTV(>220cm3)与ECOG PS≥2、III-IV期疾病、较高的aaIPI、IPI和NCCN-IPI评分、更多的结外部位累及、LDH和β2微球蛋白升高以及白蛋白降低显著相关。
高TMTV(>220cm3)的159例患者的预后明显比低TMTV的142例患者差:PFS HR,2.3(95%CI,1.5-3.5;P=.0002),OS HR,3.3(95%CI,1.8-6.2;P=.0001)。对于高TMTV和低TMTV,4年PFS分别为56%和82%,4年OS分别为74%和92%。
在此项研究分组中,未发现GCB亚型(n=91)和非GCB亚型(n=101)对PFS或OS影响; BCL2≥70%(n=76)的患者4年的PFS为58%,而BCL2<70%(n=18)的患者为89%(P=0.0496),但未观察到对OS的显著影响,未发现MYC过表达对预后影响。
在单变量分析中,Ann-Arbor分期、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治疗时间和白蛋白与PFS或OS均无关。在IPI组分中,只有ECOG PS≥2与PFS(HR,2.3;95%CI,1.4~3.7)和OS(HR,2.5;95%CI,1.4~4.4)显著相关;IPI评分3-5与PFS(HR,1.8;95%CI,1.1-3.1)和OS(HR,2.9;95%CI,1.3-6.4)均显著相关;NCCN-IPI与低OS显著相关,但与PFS无关。
在多变量分析中,有3个因素与更差的PFS相关:TMTV>220(HR,2.1)、安慰剂维持(HR,1.5)和ECOG PS≥2(HR,2.0)。只有2个因素与更差的OS独立相关:TMTV>220(HR,3.1)和ECOG(HR,2.2)。
PFS 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OS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组合变量(TMTV和/或ECOG-PS)对PFS和OS有显著影响。无任何危险因素(TMTV≤220,ECOG<2)的患者生存最好,4年PFS为82%,1个危险因素(TMTV>220或ECOG≥2)患者为63%,2个危险因素(TMTV>220和ECOG≥2)患者为41%。无危险因素患者的4年OS为94%,而1个危险因素患者为79%,2个危险因素患者为59%。
TMTV结合ECOG-PS对PFS和OS影响
结论
& PET/CT基线检测TMTV数值显著影响老年DLBCL患者的PFS和OS,与是否选用来那度胺维持治疗无关
& 虽然GCB/非GCB亚型以及MYC表达与TMTV/生存率无关,但BCL2>70%影响PFS
& 多变量分析确定基线TMTV和ECOG-PS与PFS和OS独立相关
& 即使对P-CHOP有良好治疗反应的患者,基线高TMTV也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PFS和OS的指标
& 可以将TMTV与ECOG-PS结合,确定老年DLBCL的高危人群
部分参考文献:
High total metabolic tumor volume at baseline predicts survival independent of response to therapy. Blood, 20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