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橙色雨丝 于 2019-1-27 10:48 编辑
慢淋,前面有一个“慢”字,也可以算作是一种惰性淋巴瘤。大家都知道,惰性淋巴瘤在没有症状(严格地说是在没有出现治疗指征)之前,是可以“观察等待”的。然而,随着美罗华的出现,对于其它一些惰性的B细胞淋巴瘤来说,“观察等待”的策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比如说,现在国外很多医生会推荐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做美罗华单药治疗,虽然现在还无法证明对总的OS能有什么影响,但是理论上说应该可以降低一点转化的风险。但是,对慢淋来说,美罗华单药是不推荐的。
首先,前面说过,慢淋的CD20表达相对较弱,美罗华单药的效果不好。新一代的CD20单抗,比如Obinutuzumab,在慢淋上要比美罗华好一些,但仍然不推荐在初治的时候作为单药使用,况且国内也未上市。即使在国外,除了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对Obinutuzumab的使用也都没有多少经验,多数医生不喜欢使用自己不熟悉的药物。
其次,过早的开始治疗,不仅无益,可能还有害。这里涉及到一个克隆演变(colonal evolution)的概念。慢淋也好,其它B细胞淋巴瘤也好,最初,都是因为有一个B细胞“变坏了”,然后不断的分裂增殖,产生出无数的、同样的坏细胞,这些肿瘤细胞被称为是“克隆”(clone),因为它们的祖先是一个。但是,现代肿瘤学告诉我们,肿瘤细胞是存在异质性的,虽然祖先是一个,但是后来的演变会产生很多小的、相互之间有一些区别的“亚克隆”(sub-clone),这些亚克隆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最终,最为凶恶的那个,会占据主导地位。
什么叫“凶恶”?就是最能够适应肿瘤细胞所在的微环境、增殖最快以及最耐药的那个。也就是说,药物的使用,会影响到亚克隆的选择,在克隆演变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助力的作用。
也许打一个比方更好理解。一片原野上有一群食肉动物,这里面有狼,和比狼更为凶恶的狮子,它们都以兔子为食物。它们的生存以及数量的增长,取决于兔子的供应。如果兔子少了,一部分狼和狮子会被饿死。狼和狮子少了以后,兔子的数量又能有所恢复。狼-狮子-兔子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也许可以持续很多年。假如这时候猎人进来干预了,打死了很多狼,狮子的食物突然变得极大丰富,于是数量大大增加,然后把兔子吃光了。此时,穷凶极恶的狮群跑出这片原野,开始攻击村庄里的家畜甚至伤害人类,局面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而猎人当初打狼不过是因为偶然有几只狼跑出去吃了几只家禽而已,为了解决这个小问题,却惹来了大麻烦,值得吗?
在这个故事里,兔子,代表了肿瘤细胞所处的微环境;狼,代表了慢淋中较为温和的那部分克隆;狮子,代表了慢淋中恶性程度更高的那部分克隆;那个猎人,就是经验不足、过于激进的医生。
也许有人不服气,为什么治疗反而会带来更差的结局呢,这没有道理啊。那么,请考虑一下这个例子。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经常采取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人为的造成肿瘤细胞缺血,理论上说这样一来肿瘤细胞的增殖就慢了,甚至会凋亡,因为养分供应不上了,对不对?然而,现实却很骨感,缺血会使肿瘤细胞处于缺氧的状态,这叫做hypoxia,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在hypoxia状态下会被诱发表达与转移相关的基因,其结果是,肿瘤细胞会进化出侵袭性更强的表型(aggressive phenotype),从表面上看,原发灶的肿瘤似乎暂时得到了抑制,但是过不了多久,会发现其它部位出现了转移灶,而且转移灶的肿瘤恶性度更高!
如果还用之前那个比喻的话,就好比为了防止狮子跑出去伤人,建了一道围栏,短时间内狮子确实跑不出去了,一部分还饿死了,但是,一段时间后狮子进化出更加高大的身型,这些更加高大的狮子能够跳出围栏,其结果是,为了防止狮子伤人却无意中选择和培养出来了更加凶猛的狮子,这可怎么办?
所以,能观察的情况下尽量观察,如果治疗,初治尽可能选择最有效的方案,争取一举成功,最大程度的消灭肿瘤细胞。就慢淋的治疗来说,某些药物,比如单药留可然,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现在已经被证明不能够延长总生存期,也就是说用和不用没什么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