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方淋巴瘤协作组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有幸应邀参加,并对北医三院血液科主任 克晓燕 教授 和北京肿瘤医院淋巴科主任 朱军教授进行了专访,在此,将专访视频贴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主要涉及病友们特别关心的几个问题: 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R后需要美罗华维持吗? 2.滤泡性淋巴瘤CR后需要美罗华维持吗? 3.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吗?是做异基因移植还是自体移植? 4.淋巴瘤病理是否与治疗方案息息相关?淋巴瘤都是用CHOP方案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还需要进一步病理分型吗? 5.PET-CT是否是患者随访必须做的检查? 6.淋巴瘤患者康复后怎样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看不见的病友,请移步这里: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2OTc4MDcy.html 下期预告: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原则——专访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科 主任 张明智 教授 从本周起,论坛将连载第四届北方淋巴瘤协作组会议相关内容报道,有大量最新成果与病友们分享!敬请期待! 洪飞:今天非常荣幸请到北京肿瘤医院淋巴科主任朱军教授和北医三院血液科主任克晓燕教授 ,那今天我带来了一些病人的常见问题和两位教授进行探讨。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弥漫大B患者。弥漫大B患者在用了常规6至8个R-CHOP百分之五六十达到完全缓解,能够得到一个长期生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了进一步提高治愈率的时候,能不能找到一些可靠的维持的办法。比如说,两到三个月进行一次美罗华维持,那么这种维持是不是得到了医学上的认可?这个请问朱军教授。还有滤泡淋巴瘤是不是也跟弥漫大B一样需要维持?维持的原则又是怎么样的? 朱军:好的,就像你说的,目前对于滤泡性和弥漫大B淋巴瘤在利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改善和提高,治愈率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一部分病人在治疗结束以后后可能会出现复发或进展。那如何减少复发或进展,是我们的一个难题,或者说是一个瓶颈。其中用美罗华来维持治疗是一个选择之一,那么就目前情况来看滤泡性淋巴瘤美罗华的维持治疗有可能改善病人的疗效,提高他的无进展的生存。也就是说控制的他的更好,使缓解的时间更长,这是有切确的或是有相当可靠的的证据,有可能总生存也会得到改善。但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里面尽管我们进行了在国内外都已经进行了但主要是在国外进行了一些临床试验。包括我们所说的国际多宗性的大样本的NHL13临床试验,但是到现在为止,也就是在上个月的这样一个淋巴瘤会议上得到的信息呢,还没有发现这种维持治疗,对患者的总生存的改善和不维持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呢在这一部分病人当中我发现如果用维持治疗使他完全缓解的时间延长增多,这一点在这一部分病人当中是有一定区别的。那么我们说现有的资料对于惰性淋巴瘤,像滤泡性淋巴瘤的维持治疗有比较多的证据认为可能给病人获益,但是如果说要是在弥漫大B那边如果用美罗华的单药维持治疗是不是明显的获益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尽管如此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的一部分的患者人群当中,特别是我们认为高危有复发风险比较大的有条件的病人,在询问能不能作维持的时候,美罗华的维持还可以作为一个考虑选择。起码我们没有发现这样的维持治疗带来严重的毒复 反应或者严重的危害,但是他好处有多好跟用的这个费用是不是成正比,这就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过来去比较。 洪飞:谢谢朱军教授,那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这块是说t母的患者往往他的一个进展,他的进展非常的迅速,往往我们用那个强化疗像[url=]HyperCAVD和 BFM-90[/url][微软用户1] 来控制它,那这部分病人比如说像您经历的一些患者他们有没有必要在CR以后去做一个移植呢?那做移植我们是考虑给他做自体的还是做异体的?前提是他骨髓还没有切换的一个情况下,这一块要克主任您来给解答一下。 克晓燕:因为T淋母呢他是一个高度的侵袭性的一个淋巴瘤,那么多发生在儿童,所以对儿童来说T淋母他愈后是非常好的,经过这种高剂量的治疗现在已经百分之八十几的人可以达到一个长期的生存,但是成人疗效就不太好了,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成人他打不了这么高的剂量有关,所以在化疗方案和病人的承受能力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儿童和成人之间类型上有没有具体的区别我们也不知道。所以对于成人来说T淋母这个病呢, 以后很容易复发,这样呢就是说对于那些有高危因素的有大包块的这些病人,在常规的化疗之后,一般的我们是建议能够做这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我们按白血病的处理方案来处理。 洪飞:那就往往会这样,病人会说我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没有异体干细胞移植的那个效果好,但是我又担心那个异体干细胞移植造成的一个骨髓排异或者说带来的一些后期的并发症可能他的死亡率也会很高,那这一块我们血液科的医生是会怎么权衡这个问题? 克小燕:因为骨髓移植最近几年进展的很大,有很好的抗排异的药所以现在的这种方案植入一般不太成问题了,那排异呢,在移植的期内就是我们所说的仓内,这种移植相关死亡率也明显降低了。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觉得移植相对来说还是安全一些的. 洪飞:因为我们之前老是听患者说自己干细胞移植有百分之九十甚至更高的一个出仓率,异体干细胞移植可能考虑到年龄因素啊或怎么样,就最后统计出来最后会有多少人顺利的出仓? 克小燕:现在移植在仓内死亡率可能不到百分之十或百分之十几,很低的。 洪飞:那就是说现在和自体移植相同的出仓率了。 朱军:现在自体干细胞基本上都能出仓,没有出不来的。 克小燕:国外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出仓率。他可能报百分之五的移植相关死亡。 朱军:我都同意克主任说的,简单地说一个T淋母的,无论是成人或儿童因为担心他化疗有效以后进展的复发机会比较大,所以在一部分高危人群当中有条件的我们会建议推荐做干细胞移植,如果条件各方面都很好,异基因移植时是可优先考虑的的,但是如果说这个病呢因为各方面的条件不具备异基因移植或者是他的骨髓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自体移植也可以选择和考虑,如果你要担心这俩者之间的风险和毒副反应,当然自体和异体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是目前来看特别是我们北京三院一系列的国家的或者说我们非常有经验的移植中心,应该说无论自体包括异体他的移植相关的风险和死亡率在相当程度上是可掌控的。 洪飞:我最近遇到一个病人就是ALK阴性的一个渐变大,他自己移植以后过了俩三年他又复发进展了,他已经快六十岁了,像他这样的病人我们还会建议他去做异体移植么?之前他已经做了自体移植。 朱军:那肯定有风险。 克小燕:那风险太大了。 朱军:六十岁了是有风险而且已经经过自体移植了,那就要具体来看了。 洪飞:然后,我想问一下两位专家,我们淋巴瘤在确诊的时候都会有一份病历报告,但是在你们看来淋巴瘤的一个治疗跟病理得一个相关性是不是有一个密切的关系?或者说我们化疗统一下来看到NCCN有大部分的去治疗的,那这个是不是说病理我们要细化到那种是弥漫大B?还是细化到那种只是B细胞淋巴,具有一定侵袭 性,然后去做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还需要进一步病理分型吗? 朱军:毫无疑问,对于淋巴瘤的病理我们应该进行准确地分析,我们目前的治疗,是建立在准确的诊断基础上,而所谓准确的诊断就是建立在准确正确的病理的基础上,这也是为什么像我们或者像克教授他们的北京三院的淋巴瘤中心,我们对于一个外地的首次来的病人我们通常会要求他把病理拿过来再做一次复查,这样的话我们希望我们有第一手的资料来证明病理得准确分析,为我们下一步的治疗选择做一个比较好的准备,因为淋巴瘤病理分析太过复杂,那么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院是会有差异的,所以说我们要求这么做。正因为我们要进行准确的分析,所以像你所说的是不是淋巴瘤都要用CHOP方案,这个时代早已过去了!必须准确的分型做不同的选择。 克:而且不同的分型呢,他预后也是不同的,有些治疗的处理也不太一样的,所以细化分型,是现在的进展也是必须做的。 洪飞:那今天我们在会议上我也注意到朱军教授特别谈到了一个GCB型(生发中心起源)和非GCB型(非生发中心起源)弥漫大B预后的一个差异。而且我们在预期到他们在治疗的相关差异中,提前去做一些更强剂量的一些化疗,那么我们国内很多医院其实只对患者就区分到一个弥漫大B,并没有进一步区分到GCB型和非GCB型,那你们两位是不是推荐国内这部分患者去做进一步的病理分型呢? 朱:肯定是要进一步的去做,而且在我们目前所了解的情况下,像我们这样的一些单位对弥漫大B患者已经在往前面进一步的分型, GCB型(生发中心起源)和非GCB型(非生发中心起源)我们是能够区分开的。当然我们觉得全国各个医院地区的不均衡性,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推动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来促成这方面的工作,推动临床医生和病理大夫的结合来推动这方面的工作,像我们今天,这个会议也正是朝着这些方向在做一些努力吧。所以说实际上我觉得不能说我们现在的淋巴瘤弥漫大B就只局限于淋巴瘤弥漫大B,实际上向我们很多很多或者越来越多的单位,都在进一步分析,并且也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旁白:好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患者,用一种昂贵的检测手段PET-CT,很多患者可能承受不了这种检查,那有的医院可能会对患者在她的常规化疗已经达到CR以后,他可能还建议一个PET-CT随访,那这个PET-CT随访对患者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受益呢。或者说我们发现了他PET阳性,我们是不是马上对他进行一个干预处理,或者说进一步观察勘察,我们选择常规的ct扫苗,也能发现他肿大的情况。但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去观察,看他有没有进一步的去发展,这个跟PET-CT最后得出的结论,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按照PET-CT的结果对患者进行一个正确的处理。这方面你们两位? 克:PET-CT是这样,在化疗结束以后,有条件的其实我们还是推荐,因为比如特别就是一些骨头的侵犯,然后我们在常规CT上它查不出来,但是在通过PET-CT有的时候能查出还有高代谢灶。如果有高代谢灶存在就证明肿瘤还存在,那你就不能结束化疗,所以有条件的病人我们觉得应该要做PET-CT。 洪飞:那比如说刚治疗结束的时候我们推荐他去做PET-CT,如果是随访半年或一年的患者,我们还有没有必要一年做一次PET-CT。 朱:我同意克教授说的,用你的问题简要回答,第一我们并没有绝对规定目前在中国,包括在其他全世界,PET-CT作为诊断的必须的唯一的手段,第二个有条件,因为PET-CT有他独特的地方,有条件把他作为一个随访来发现全身心的问题是有它的意义,第三个如果一个病人要做一个这个检查,我的理解最好是这个病人在化疗前做一个基础的PET-CT,然后在后来的随访当中有个更好的比较,所以说你如果孤立的提一个问题说这个病什么都没做过,然后在随访一年半年中你一定要拍一个PET-CT,不见的是必须的,但是肯定有他要去做的一些理由。那就看病人的实际情况了。 洪飞:就比如他做常规的ct就发现了有一些肿瘤 朱:对!你区别不开了,你有问题了,然后你又鉴别不开了,病理不好取,这个时候有很多原因,然后我们医生就会推荐,你可以去考虑,当然我们不是说所有病人都必须依靠它。 克:不作为常规的最终随访手段。 朱军:而且CT,B超也有它独到的地方,而且我相信PET-CT会越来越普及了,但,CT、B超也有他自己发挥作用的地方。 洪飞:好,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关于患者康复以后的问题。我们的患者在得了淋巴瘤会非常受到打击。经过化疗和放疗,全部结束以后,走不出阴霾,担心会复发。在临床中,有些病人不仅仅是找你们看病,也是找你们安慰内心,那你们平时是怎么和患者沟通的呢? 克:这个其实是常见的,正常人哪有什么不好了就会有疑肿瘤的状态,就会到医院来查。如果淋巴瘤患者愈后出现出现对复发的恐惧啊焦虑啊或者抑郁啊,这都是挺常见的,所以呢,平时我们在门诊看到这些病人,确实也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整,那么一个呢我们有各种检测手段,就是定期检查病人个人有没有复发,另一个就是说病人在精神上过度在意这个,我们就会在心理上对病人干预,甚至有一些严重的病人我们会用药物去干预。但是我们更鼓励的是病人能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参加锻炼,很多病人是很积极参加锻炼,这样对这种病负面的心理就会少一些。 洪飞:朱军教授那您对这块? 朱军:这个我同意,我觉得在这块就像说的,我们医生在随访的时候起到监督或者参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靠自己,靠自己的心态。当然你们病友间的互相关心和鼓励和了解,还有家庭之间的一些安慰,让病人自己能够觉得正常的回归社会,回归生活。我觉得是挺重要的一个方面。靠自己,在这些方面,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洪飞:谢谢朱军教授和克主任今天能够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的专访就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