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淋巴瘤的发病与病毒的关系是怎样的? 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对淋巴瘤的病毒病因颇为重视,1964年曾有学者从发生于非洲儿童的一种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的肿瘤细胞中培养出EB病毒,不过进一步的研究未能确立EB病毒与淋巴瘤的发病关系。有关淋巴瘤的发病与病毒的关系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有人根据对淋巴瘤的流行病学调查认为淋巴瘤是以能“诱导肿瘤”的病毒感染开始发病,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癌基因被激活,造成淋巴组织持久增生而发生肿瘤,但是这种说法迄今尚缺乏有力的直接佐证。 21.淋巴瘤能传染吗? 病人及其家属都十分关心淋巴瘤会不会传染这个问题。虽然国外曾有报道,在家庭直系亲属及学校成员中有关淋巴瘤群聚多发现象,也有报道淋巴瘤与病毒感染有关,这些都提示人与人之间有传染可能性。但是大多数学者未能发现淋巴瘤的群聚发病现象,从事淋巴瘤诊治工作的人员中淋巴瘤的发病率也不高。迄今也未能发现人类相互传染的直接证据。因此,淋巴瘤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淋巴瘤病人的亲戚朋友和医务人员都不必采取隔离措施。至于处理病人的排泄物、与病人分开进餐等,是从一般卫生要求出发,与淋巴瘤的传染完全不是一回事。 22.淋巴瘤能遗传吗? 近年来,有报道表明淋巴瘤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人发现,年轻淋巴瘤患者的兄弟姐妹在临床上发病危险性增加7倍,在兄弟中有先后或同时发病的,在双胞胎中也有成对发病的,这些现象都提示有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机制参与发病的可能。有学者报道,在遗传性免疫缺陷的家庭中有淋巴瘤多发现象。还有研究表明,淋巴瘤病人出现染色体的异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14号染色体的长臂有遗传物质的增加。这些研究均说明遗传因素可能是淋巴瘤重要的潜在发病因素。但是,这只是说淋巴瘤的遗传性在淋巴瘤的致病因素中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决不是必然性,患有淋巴瘤的家族究竟是遗传因素起作用,还是一个家族共同的生活习惯、饮食特点、居住条件等因素起作用,目前也无定论。因此,家族中有人患淋巴瘤,不必背上思想包袱;否则,无根据的恐惧、精神沮丧所导致的淋巴瘤发病率增加,将远远超过家族的遗传因素的影响。 23.接触放射线会增加淋巴瘤的发病率吗? 据报道,日本长崎、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霍奇金病的发病率增加。此外,有文献报道,因脊柱炎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淋巴瘤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倍。因此,一般认为过多接受放射线照射与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而常规的放射检查如胸部X线透视或照片、X线造影和一般的工作接触是不会增加淋巴瘤的发病率的。 24.精神因素与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系吗? 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医学的、社会的许多复杂因素,有一些已经搞清楚了,还有一些尚未搞得十分清楚。许多学者对精神因素与淋巴瘤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一些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淋巴瘤病人,未经治疗却能长期生存,甚至有淋巴瘤自然消退的,其共同的生理状态是无忧无虑和对人生的乐观。也有些学者在调查淋巴瘤病人时发现,这些病人抑郁和忧虑较为突出,且经常出现拒助状态。经动物实验证明,交替的忧虑、紧张刺激,可引起具有抗肿瘤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胸腺退化,其它参与免疫效应的器官重量减轻,恶性肿瘤接种的成功率和肿瘤生长的速度比对照组明显增加。这表明能引起情绪忧虑、紧张的各种刺激,均可导致抗肿瘤免疫功能下降,促进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反,让淋巴瘤病人生活在祥和、团结、友好和心情舒畅的环境,并给予他们医疗的、社会的、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各种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足够的信心与淋巴瘤作斗争,则有利于淋巴瘤的防治。 25.什么样的人易患淋巴瘤? 由于淋巴瘤有多种致病因素,如放射线、电离辐射、药物、毒物、病毒、遗传因素等,所以下列人群淋巴瘤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要高:1从事放射线、橡胶及木工等职业的人。2肿瘤病人接受过放疗者。3经常接触同位素者。4长期接触苯的工作人员,包括职业性接触苯者和非职业性接触苯者(油漆、汽油等)。5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即所谓“免疫炎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等病人。6家族中有患淋巴瘤者。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人群较其它情况下的人群易患淋巴瘤,并不是说他们都将患淋巴瘤。一般认为淋巴瘤的发生是多种致病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并且还有相当多的淋巴瘤病人无明显的致病因素。 26.维生素能抑制淋巴瘤的发生吗? 维生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有机物,是人体进行物质代谢、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与抑制淋巴瘤发病有关的维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维生素A:维生素A为抗氧化剂,可直接抑制苯芘、亚硝胺、甲基胆蒽的致癌作用,可抑制某些致癌物与DNA结合,具有拮抗促癌物的作用,并能影响上皮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还能促进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2) B族维生素(B1、B2、B6、B12等):B族维生素缺乏与癌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淋巴瘤病人体内的B族维生素常低于正常。 (3) 维生素C(抗坏血酸):能迅速、有效地制止亚硝酸盐在胃内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它还可增加组织中胶质的生成量,抑制透明质酸酶在结缔组织中溶解,从而阻止癌症的扩散。 (4) 维生素E: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实验研究表明,将致癌物和人体的细胞放在一起,细胞染色体明显损伤;当加入维生素E时,染色体损伤数明显减少,细胞损伤数降低63.2%。因此,维生素E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总之,维生素确有一定的预防淋巴瘤作用。但是,由于淋巴瘤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单独应用维生素是不能抑制淋巴瘤的发生的。 27.淋巴瘤常见的分类有哪些? 淋巴瘤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依据组织细胞学检查,有无巨网状细胞(R-S细胞)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根据有关统计分析,我国非霍奇金病多于霍奇金病,前者约占70%以上。另一种是依据组织病理学的特点,再将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分成多种亚型。其中霍奇金病有4个亚型:1淋巴细胞为主型。2结节硬化型。3混合细胞型。4淋巴细胞消减型。据统计,结节硬化型和混合细胞型最多见,一般各占40%,而淋巴细胞为主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较少见,约各占10%。 非霍奇金病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是对淋巴细胞的分化和转化过程认识不一致的缘故。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但是分型过多尚有待简化。一般将非霍奇金病分为两类,即结节性淋巴瘤和弥漫性淋巴瘤。 结节性淋巴瘤又可以分为4型:1淋巴细胞分化良好型。2淋巴细胞分化不良型。3混合(淋巴-组织)细胞型。4组织细胞型。 弥漫性淋巴瘤可以分化6型,即:1淋巴细胞分化良好型。2淋巴细胞分化不良型。3混合(淋巴-组织)细胞型。4组织细胞型。5未分化细胞型。6原淋巴细胞型。 28.什么是霍奇金病? 霍奇金病是淋巴瘤的一种类型。它是由英国人霍奇金首先于1832年报道的。霍奇金病的诊断首先是以在组织细胞学检查中见到双核或多核的巨网状细胞为主要依据。其临床主要特点是大多数病人以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最初病变仅局限于一组淋巴结,病情发展较为缓慢,随着病情进展,病变逐渐扩展至邻近淋巴结或淋巴组织,也可以通过血行播散侵犯非淋巴组织及器官。原发在淋巴结以外组织器官的霍奇金病仅占9%。 29.什么是非霍奇金病? 非霍奇金病是淋巴瘤的另一种类型,凡不属霍奇金病的淋巴瘤均属非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的淋巴瘤细胞由与霍奇金病不同形态、不同免疫特性的恶性细胞所组成,肿瘤发生的部位可以是淋巴结,也可以是淋巴结以外的组织器官。病人往往为多病灶起病,受累淋巴结多为双侧和多发,甚至遍及全身,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因而治疗效果和预后也较霍奇金病有较大差异。 30.淋巴瘤的免疫分型是怎么回事? 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其表面还有不同的标记,好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脸部特征一样,这种标记称之为表面标记。前面已经谈到淋巴细胞可分为T、B两类淋巴细胞,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可对不同分化阶段的T、B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分型标记来辨别。近年来,随着对淋巴瘤免疫学方面认识的逐渐深入,已采用免疫功能分类法来对淋巴瘤进行分类。尤其在诊断非霍奇金病时,对形态学检查鉴别不清的淋巴瘤细胞,可根据其表面不同的特征,用免疫分型标记法来决定属于哪种细胞类型的淋巴瘤。此种淋巴瘤的分型方法即为免疫分型。 |